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嘉陵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嘉陵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嘉陵江起点和终点?
起点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终点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
终点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 ,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 )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345千米,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游。
在重庆市境内,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流经合川区,汇入渠江、涪江(河口在重庆境),北碚区纳黑水滩河、后河,经渝北区、江北区,在渝中区的朝天门汇入长江。
嘉陵江源头陕西凤县,终点是重庆。
在陕西省凤县境内,古称故道河、东河,又称县河,源出秦岭北麓的代王山,循东峪沟由东南流向西北,至东河桥老街附近转向西南。流经黄牛铺、龙口、凤州、双石铺等乡镇的23个村,入甘肃省两当县境。
嘉陵江起点和终点?
陕西凤县~重庆江北区。嘉陵江起点在陕西凤县代王山,终点是重庆市江北区。
嘉陵江是长江干流上游左岸主要支流,起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北麓的代王山,流经陕西凤县,甘肃两当县、徽县,陕西略阳县、宁强县,四川广元市、剑阁县、苍溪县、阆中市、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南充市、岳池县、武胜县,重庆市合川区,北碚区、渝北区、沙坪坝区、江北区、渝中区,于重庆市江北区汇于长江。河流长度1345公里。
嘉陵江平均水深多少?
68米。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1](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2])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3],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1])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1][4][5]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三米左右。
嘉陵江上游总的流向由北而南略向西弯曲,纵坡比降为7.01‰,西岸山地高出平均水位200~600米,坡度一般在40~70度,河床为砂、卵石,洪枯水位相差12米左右,水深一般为2~4米,最深可达12米以上。径流量 陕西省内。
平均水深超过5米。嘉陵江水深一般为2~4米,最深可达12米以上。陕西省内,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9930平方千米,占陕西总面积的4.8%,省内年径流总量为56.6亿立方米,占陕西径流总量的12.7%,其流量远大于陕西黄河流域的任何水系,其产水能力在陕西各水系中居第一位。
嘉陵江为什么叫嘉陵?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另说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
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嘉陵江有两源:东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和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齐寿山的西汉水。
嘉陵江的别称?
别称 阆水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
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 ,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 )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 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嘉陵江古称阆(音:浪)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因流经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嘉陵江干流,发源于秦岭,起凤县,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120千米,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以上为上游,昭化至重庆市合川区为中游,合川至重庆河口为下游。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上游的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西北凉水泉沟,因其西源西汉水流经礼县的嘉陵关(嘉陵关即赵王嘉陵墓所在地,故名嘉陵关)而得名。上源为西汉水和白龙江,白龙江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郎木寺;西汉水发源于秦岭西南,因在汉江之西,故称西汉水
嘉陵江作为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为什么不能冲积出平原?
首先说明的是嘉陵江流域面积大,是以嘉陵江为干流,涪江、渠江三条河流汇集在一起形成的沟谷地地貌,覆盖在四川盆地北部。如下图:
四川盆地虽然是四周高,中间低,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碗盆”形状那样标准,四周高差特别大,西部有高大的山脉,其它三个方向比西部地势要低,而且高低错落、山脉与丘陵交织在一起,围在盆地周围。
里面的盆地地形,也不是坦荡如砥、一望无际的平地,而是低山、山岭、丘陵、平原地形杂乱无章的组合在一起,至于什么地方是平原,丘陵等地貌,这与一个区域的地质构造、河流冲积有关。
我们先看看川西地区,顾名词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它是由两山夹一平原构成的地形结构,东部是龙泉山,西部是邛崃山,中间是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可谓是一平如镜,像镜面那样平整,地理学上可以称之为连等高线都画不出来的地形,为什么这么平整?与这里的地质构造有关。
西部地区是我们国家第一阶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分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得青藏高原板块挤压扬子板块(四川盆地),形成的南北向的断裂带,成都平原断裂下陷,青藏高原隆起,在交界处形成了巨大落差,加之这个地方气候湿润多雨,河流发育,如岷江,河流上游把泥沙带到下游,淤积成了成都平原。
▲四川西部断裂带
川西地形结构是断裂带+河流冲积,那么四川盆地北部是什么样子呢,我们看上图,北部地区从地质构造来看,与西部差别很大,北部地区并没有形成那么多断裂,这意味着没有断裂带和断裂带较少,凹地不容易形成,冲积形成的平原也就很难了。
从地貌上来看,四川北部是大巴山向丘陵地区过渡地带,并没有形成陡崖,而是连绵起伏的丘陵,嘉陵江等支流穿过丘陵区,高差小,下切侵蚀力也不是那么强烈,这些丘陵地区本身也难以形成地势开阔的平原。我们看下图:
四川盆地几大支流有岷江、嘉陵江、沱江等,其中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最大,它是由涪江、渠江、嘉陵江三条河流构成,所穿过的丘陵区多为页岩、砂岩、砾岩等岩性地区,尽管这些河流含沙量高,但流域内沉积地形面积小,丘陵低山多,难以形成比成都平原还大的平原。
由此看来,仅有河流的发育,还不是形成冲积平原的充分条件,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地形配合才能形成面积广大,坦荡如砥的大平原。一般来说大的平原在河流下游容易形成,如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平原,亚马逊平原等,一方面河流下游地形展开,还有就是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得到充分的沉积,就形成了大平原,而四川盆地中嘉陵江流域没有地形的配合,拥挤在这么一个小的范围内,四周都是高山,是难以形成平原的。
这个问题当中其实也存在着答案,嘉陵江虽然流域面积很广,但我们都知道冲击平原是由上游湍急河流带来的泥沙,在下游水流放缓以后,沉积在水底而形成的平原,而嘉陵江只是长江支流,水流还未放缓,便已经进入了长江。
冲积平原形成原因
纵观我国的冲积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黄河、长江入海口。黄河在未改道山东之前,与长江一样都是在江苏入海,所以当前我们看到的江苏省有很大的陆地面积都是冲积平原形成的。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西部,上游普遍河流湍急,但是到了下游以后地势变得平缓,随之对应河流江面也开始变得开阔缓慢,泥沙再也不能随着湍急河流而运动,沉淀后形成了冲积平原。
嘉陵江泥沙情况
嘉陵江流域虽然比较广,水流量也很巨大,但是因为流经区域的地貌原因,导致嘉陵江是长江所有支流当中泥沙含量最高的支流,理论上从北至南巨大的泥沙含量会冲击出平原,但是嘉陵江直至汇入长江之时,所流经的区域基本都是山地丘陵,河道结构的变化不是很大,所以沿途没有平原冲击出,泥沙全都进入长江,在长江入海口沉淀。
嘉陵江流经地区地貌
在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嘉陵江由北至南穿过四川盆地,很多人人为四川盆地是平原地形,嘉陵江可能会淤积形成地上河或者小型平原。但其实四川盆地是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占比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且多集中在盆地西部,嘉陵江流经区域在四川盆地的中东部,丘陵、山地地貌,具备天然河道,不会发生黄河河南段、长江荆江段的河床容易抬高现象。
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嘉陵江干流自陕西凤县向南与西汉水汇合后流径略阳县、阳平关入川。过广元市,在昭化区接纳白龙江,南流至阆中市,东河自左岸来汇,在南部县和蓬安县接纳西河至合川区,渠江、涪江分别在左、右岸汇入,于重庆市朝天门注入长江,在省境内河长796千米。
首先要形成冲积平原需泥沙量大,而且要有广阔的低洼地,两且时间要长,不被人为的建堤坝,这样泥沙多了就会形成沙洲,也就形成了平原。
查了一下地图还是有一小段平原的,位于重庆市中心。由于周边都是高山,也只能形成这些了,多余的泥沙都被长江带走了。
嘉陵江的含沙量也很大,上游甘肃境内时常有泥石流发生,这些泥石一样沉积成平原,只是这平原离它有点远,於积古云梦泽成今天的江汉平原,它就贡献良多。
河流泥沙淤积主要看它的比降,比降值越大,表明它的河床越陡,水流的冲击力就越大,泥沙就输得越远,嘉陵江就是这样。如今三峡水库建成了,比降大大降低,库尾回水至嘉陵江口,如果允许,用不了多久三峡库区就成一个狭长的平原了。
长江自宜昌奔流1700公里至上海,高程下降才50米,而嘉陵江自广元奔流700公里至重庆,高程却下降了近200米。如果它象前者一样,不管多深多大的沟he,千百年前恐怕早己被填平了。
嘉陵江不是没有冲积扇平原,而是没有大的连成片的平原;在嘉陵江流域,较大的还是有江彰平原、涪江中下游谷地、岳池平原,小的也有南充、开江等地的平原、坝子!
成都平原的形成原因?
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平原,广义的成都平原,介于龙泉山和龙门山、邛崃山之间,北起江油,南到乐山五通桥,包括北部的涪江冲积平原,中部的岷江、沱江冲积平原,南部的青衣江、大渡河冲积平原,总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狭义的成都平原仅指岷江、沱江冲积平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
成都平原是典型的冲积扇平原,考察其成因,主要源于冰川时代,四川盆地西北山地发育了大量冰川,冰川融化后,大量泥沙由岷江、沱江等几条大江携带狂奔,但由于龙泉山脉的拦截使得大量泥沙和沉积物堆积在龙泉山以西断裂凹陷地区,形成一片湖泽之地(或者叫最后的古蜀湖),再经过长期的沉淀与蒸发,最终形成了成都平原。
很显然,作为从属型平原和典型的山前平原,成都平原的形成就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冲积扇平原的形成过程,但其中有几个要件:一是川西北的山地有大量冰川(降水);二是有落差有大江(岷江、沱江)携带巨量泥沙;三是有龙泉山这一天然大坝阻拦并形成湖泽;四是能蒸发或能将湖水导走(成都平原的海拔500多米,远高于川中丘陵与川南谷地);五是成都平原是断裂凹陷地区(地形上必须是谷地或平地)。
为什么嘉陵江流域不能冲积出平原?
四川盆地内的山脉,大多都是东北一西南走向,恰好让龙泉山脉阻滞了岷江、沱江从川西北携带的泥沙;同理,川东北的渠江,河流与山脉同向,由于没有相应山脉的阻滞,只有谷地,没法在盆地东北部形成较大的冲积扇平原中的“山前平原”,只有一个不太大的开江平原。
川北的嘉陵江,倒是发源于秦岭,可是在西汉初年的武都道大地震之前,嘉陵江尚未改道,西汉水还是汉江的上游,嘉陵江上游的冰川雪水造就了汉中平原;改道后,径流量有限,再加上嘉陵江河谷较深,没法形成冲积扇平原,只在南充形成平坦的河谷(平原)。
倒是发源于川西北的涪江,有与岷江一样的冰川雪水,一样的落差,只是缺乏龙门山脉的阻滞,没有机会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平原中的“山前平原”,虽然没造就出另一个成都平原,却自江油的江彰平原起,沿江都是小的平原与平坦的河谷,如江油、绵阳、遂宁一带。
另外,介于渠江与嘉陵江之间的岳池,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地区,因其地表平缓,地形以浅丘平坝为主,明显不同于周边县份,这在整个四川盆地非常罕见,这些平坝统称为岳池平原,约500平方公里。
嘉陵江流域不能冲积出较大平原的另一层原因,还在于长江在川南谷地的深度下切,导致嘉陵江的落差加大,河谷加深,除谷地以外的地势都较高,汛期的溢出物不多,没法形成冲积扇平原中的“中部平原”或“泛滥平原”。
这是小本的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大家一起吹一吹嘉陵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嘉陵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嘉陵江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