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柏格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柏格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柏格森《笑论》?
国著名哲学家柏格森的美学专著《笑——论滑稽的意义》(以下简称《笑》)在西方近代美学理论,特别是滑稽理论中占有突出地位。
这本美学名著在解放前就被张闻天同志翻译介绍到我国,《名曰笑论》。
一九八○年又出了徐继曾同志的新译本。
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美学界却少有系统评介和研究这本书的文章。
城堡作者?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立体主义的开端?
立体主义开始于1906年,由当时居住在法国巴黎蒙马特区的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和毕加索Pablo Picasso所建立。
他们于1907年相识,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两人一直非常亲近地在一起工作。
立体主义这个名称的出现含有偶然性。
1908年,布拉克在卡恩韦勒画廊展出作品《埃斯塔克的房子》,评论家L.活塞列斯在《吉尔.布拉斯》杂志上评论说:“布拉克先生将每件事物都还原了……成为立方体。”这种画风因此得名。
立体主义的主将是毕加索和布拉克。其中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1907年),被认为是第一幅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 西方现代派美术,是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现代美术中某些流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表现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的统称。
“现代派”一词是和某种新的,非传统的,区别于过去的艺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代派美术既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美术,也不包括现代的各种现实主义流派,它与现代的西方美术更不是同一概念,它在其中只占一席之地。
西方现代派美术的出现有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哲学的历史渊源,是与现代西方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连的。新技术革命,社会结构以及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的改变,摄影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日本版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和非洲艺术的传入,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影响以及西方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都促进了现代派美术的形成。
对现代主义美术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们对待现代科学和机械文明的心理和态度是复杂的。在有些艺术家的实践(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试图反映社会的这一深刻变革,而在大多数美术家的作品中,对工业文明采取回避和超然的态度。他们对工业社会人性的贬值、机械的升值表示不满。但这丝毫并不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的主流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反。事实上,工业、科技文明剧烈地改变着现代社会的面貌,从精神上有力地推动了现代艺术的迅速变化。
现代主义艺术最早从康德的先验唯心主义武库中汲取了养料,同时又受到现代哲学思潮,特别是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萨特等人的哲学、心理学的强烈作用。尼采的学说,不仅对德国的表现主义运动起过推动作用,也对整个现代主义的文艺运动产生很大影响。
20世纪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
马塞尔·普鲁斯特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这对他文学禀赋早熟起了促进作用。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艺创作的导师。
什么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它在文学领域有哪些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或先锋主义,20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代,陆继出现的各种资产阶级没落文学流派的总称,称之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它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流派。是西方社会深受尼釆、弗洛伊德、柏格森、萨特等人哲学思想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的产物。常被人认为是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远祖。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基础并迅速发展,形成第一次高潮,出现了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福克纳等著名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对欧美及其他国家的现、当代文学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变形记》(1921)、爱尔兰小说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1922)、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的《声音与疯狂》(1929)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波及亚、非、拉文坛,出现了第二次高潮。现在,有些西方国家的文坛上,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此起多彼伏,块都寿命不长。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排斥批判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创新;作家企图发掘的不是外在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贪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追求描写梦境和神密的、抽象的瞬间世界,在精神上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在艺术技巧上,他们广泛运用暗示、象征、烘托、对比、意象等手法,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在篇章方面,他们往往采用变化突兀式多层次的结构方式,时间、空间任意颠倒、变换,以偶然的因素将毫不相干的事件、情节组成齐头并进的层次。由于采用这些表现手法,现代主义文学的大多数作品情节若有若无,人物形象扑朔迷离,思想含义晦涩难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柏格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柏格森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