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那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安那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那琪和乌托邦的区别?
安那其,根据英文字典里的解释,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反面的是社会没有了政府,成了无天无法的恐怖世界;正面的是社会没有了政府,人人享有绝对的自由,达到太平康乐的乌托邦(Utopia)世界。 我们假设两个都是同样的世界吧。同样的都是无政府。安其那的反面就是里面住的都是坏蛋。托马斯·莫尔将乌托邦设想的那么完美,里面的人不是圣人就是傻瓜。所以他们的区别就是里面住的是什么家伙了。
路易斯安那分成哪些州?
法国路易斯安纳属地的版图超出今日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的实际范围很多。
该属地范围包括了现今阿肯色州、密苏里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北部、奥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蒙大拿州及怀俄明州部分地区、科罗拉多州洛矶山脉以东、加拿大缅尼托巴、沙士吉万、亚伯达各省南部之密苏里河流域地区,以及和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两岸(包括新奥尔良市)。
爷卖崽田不心疼?为何拿破仑要将214万的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实际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是1600万美元的天价,相当于今天约6034亿美元。
拿破仑这么做,完全是迫不得已。
第一,法国其实没有控制路易斯安那。
诚然,路易斯安那本来是法国人开拓的,然而当时法国人却控制不了这里。
在7年战争中,法国被英国人击溃,北美殖民地包括魁北克、纽芬兰、路易斯安那等地区全部被英国人抢走。随后英国人为了让法国多一个敌人,将路易斯安那送给西班牙。
拿破仑上台以后,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以欧洲一块领土交换了路易斯安那。
但是,当时欧洲局势变换很快。
1802年,拿破仑派维克托将军率领远征军,打算开入路易斯安那。但直到1803年,大军尚且没有出发。
于是,路易斯安那只有法国军队少量武装以及法国后裔的民兵。
此时,拿破仑在欧洲面临全面战争,已经无法顾及美洲。
那么,无论北美的英国或者美国出兵,路易斯安那就会被轻松占领。
到时候法国人一毛钱也无法得到,还丢了土地。
第二,拿破仑无心在美洲纠缠。
因为路易斯安那本来就是从西班牙手中骗来的,拿破仑对它不太看重。
况且,欧洲是法国的老巢,一旦欧战失败,老巢不保,路易斯安那怎么可能保得住。
换句话说,只要在欧洲击败反法联盟,法国独霸欧洲,不怕压迫当时小国弱国美国服软,夺回路易斯安那。
所以,拿破仑愿意主动放弃路易斯安那。
第三,拿破仑需要军费。
拿破仑卖掉路易斯安那,开价是8000万法郎,也就是16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6034亿美元。
这个数字极为惊人,算是超高价了。
拿到这批巨款作为军费,可以维持法军长期作战。
结果是拿破仑战败了,路易斯安那也就成为美国领土。
最初美国人认为花费1600万美元买路易斯安那是有病,但事实证明这是很好的投资。
约214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而这块领土与美国当时的既有领土相当,约占今天美国面积的22%。按当时的单位价格来算,每平方公里的价格仅为7美元。
更重要的是路易斯安那在美国中部。如果美国不能得到路易斯安那,就无法继续西进,领土只会在东海岸了。
我反对票数最高的答案认为美国从拿破仑手里购买路易斯安那是”趁火打劫“的结论。因为提出要出售整个路易斯安那的是法国,不是美国。而且美方作出购地决定的是派往巴黎的谈判代表,他们当时根本就没拿到总统和国会的授权。
美国扩张图,白色为路易斯安那
事实上,路易斯安那购地案的起因是因为美国希望永久解决密西西比河使用权问题(因为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出产的农产品长期沿着密西西比河航道运输出口),因此想购买新奥尔良港口和今天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以东部分一小块土地。
但长期商谈下来,有人认为法国和美国要想解决在北美的利益冲突,必须就整个路易斯安那问题作出彻底了结。然而,当时美国总统杰斐逊本人和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都不同意这个决定。谈判拖了两年之久。
直到1803年,因为法国在海地的军事镇压行动困难重重,再加上英法关系紧张,法国备战的原因。拿破仑授意财政部长向美国使节提出2250万美元出售整个路易斯安那的计划(之前美国打算200万美元购买新奥尔良),在巴黎的美国代表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答应此动议,才达成了购地案。
为什么法国会将200万平方公里土地低价卖给美国呢?看似这是贱卖,实际上价钱便宜有价钱便宜的理由。路易斯安那虽然是法国人开辟的殖民地,但因为七年战争中法国败给了英国,其盟友西班牙的殖民地佛罗里达被割走。于是决定将路易斯安那转交给西班牙作为补偿。直到1800年拿破仑透过在1800年签署的《圣伊尔德丰索密约》(Treaty of San Ildefonso),法国由西班牙轻松取回了路易斯安那的主权。原本拿破仑可能有在北美大展宏图的想法,所以美国即使想购买新奥尔良港都无法成交,但国际局势的变换让拿破仑改变主意。
首先是英法争霸的格局发生变化,拿破仑于1802年和英国达成《亚眠和约》,双方结束敌对行动。这是美国提出购买新奥尔良动议后,拿破仑不急于同意的原因,因为在英法和平的情况下,没有英国海军的封锁和干扰,法国还是可以进一步发展路易斯安那殖民地的,当时法国外交部长塔列朗也是持这个意见。但是1803年后,英国占领地中海马耳他岛不归还,英法矛盾再次加剧。拿破仑已经预见将要再次和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开战,因为海军不占优势,预计将无法经营北美殖民地,不如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筹措经费。
其次是远征海地的失败。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控制的海地殖民地黑奴发动了反抗奴隶主的起义,到了1800年前后黑人起义军已经控制了大半个海地。1802年底,拿破仑派遣妹夫勒克莱尔将军从本土率3万达军前往镇压,结果遭遇失败,不得不接受海地独立的事实,小小的海地都无法制服让拿破仑对于继续保留路易斯安那信心更加不足。
当时,路易斯安那两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60000名法国殖民者,基本上集中于新奥尔良和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些战略要点,对于广袤的内地根本没有实际控制能力。密西西比河流域生活着很多各自为政的印第安部落。因为法国殖民者的控制力度太弱,美国总统杰斐逊根本就不愿承认法国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大部分地区的主权。
所以法国名义上是出售整个路易斯安那,但实际上只是出售的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些战略要点,美国若要获得真正的全面管辖权,还必须自己处理印第安部落问题。
第三,出售路易斯安那有利于巩固美法关系,拿破仑希望美国在未来的英法之中倾向法国或者至少保持中立。另外,当时英美关系并未缓和,将路易斯安那给美国不仅可以缓和法美矛盾(这个行为相当于宣布法国退出北美大陆并把领地转交美国),还可以加强美国的力量,这对占领加拿大的英国其实是牵制,事实上,1812年确实爆发了英美战争。
综上所述,法国廉价卖出路易斯安那,有鞭长莫及,人力兵力不足的客观限制,也有联美制英的外交打算。
总体上来说,路易斯安那不在当时拿破仑帝国战略的中心,因此可以放弃,正如拿破仑1799年放弃了法国远征埃及事业一样。在他眼中,欧洲大陆才是法国最关键的争霸舞台。
其实,美国买到路易斯安娜和阿拉斯加是一样的,都是趁火打劫的杰作!
现在的美国坐拥937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但是建国之初它只有十三个州,它是通过一步步向西扩张才成为现在世界上的领土第四大国的。
然而,当我们仔细审视美国向西扩张的过程时,会发现有两片土地,即路易斯安娜和阿拉斯加分别从法国和沙俄购买,这两大列强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主儿,咋就把地卖给美国了?其实在这两片地上,美国才是那个趁火打劫的。而且美国运气好,这些欧陆大国虽然在美洲有殖民地,但是自己老家总是打仗,殖民地总是顾不上,北美又只有美国一个大国,美国买下它们的殖民地也是顺理成章。
路易斯安娜——法国的无奈
话说这路易斯安娜本是法国的殖民地,然而法国在北美和英国打了场七年战争,把法国北美最好的殖民地加拿大拿走了。法国还不得不把路易斯安娜让给西班牙,以补偿西班牙与法国同盟后损失掉的佛罗里达。
拿破仑上台后,法国势力强大,又从西班牙处拿到了路易斯安娜。本来法国是想努力开发加勒比海一带,借此带动路易斯安娜,没想到法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海地独立了,法国本来想去镇压,按说也是万无一失,但是法国军队在海地遭遇瘟疫,损失惨重,不得不接受海地独立的既成事实。
这样一来,法国想建立围绕加勒比海的殖民帝国的图谋就破灭了,路易斯安娜也就变成了法国的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而另一件让法国糟心的事是,由于法国在大革命和随之而来的拿破仑时期是动不动就要和全欧洲开战的,此时法国眼看着它的欧陆敌人越走越近,第三次反法同盟快要建立,更要命的是英国马上就要加入。如果英国成为法国的敌人,英军可以从加拿大南下占领路易斯安娜,而法国不掌握海权,对英国到时候的军事手段连增援的可能都没有。
另外,美国刚刚建国,对领土的渴望也很灼热。路易斯安娜就在西边,就是美国下一步想要的对象,如果法国不能好好处理与美国的关系,美国出兵占领路易斯安娜也并非毫无可能。
此时的路易斯安娜对法国价值已经不大,又面临北边和东边两个劲敌,拿破仑也只能同意把路易斯安娜卖给那个看上去稍微和善一点的美国,总不能白白便宜老对手英国吧!
法国就这样把路易斯安娜卖给了美国,而这次也谈不上法国有多失败,路易斯安那购买条约1803年4月30日签字,5月18日英国就正式向法国宣战了。可以说,美国这次趁火打劫节奏感掐得比较好。
阿拉斯加——沙俄扩张也有极限
沙俄扩张速度和面积都很惊人,甚至早在彼得大帝时代,沙俄就开始探索白令海峡一带。后来沙俄移民逐渐到达阿拉斯加,进行殖民活动。但由于阿拉斯加气候严寒,直到19世纪60年代阿拉斯加仍然是人口稀少的蛮荒之地,似乎没有什么可供开发的价值。
除了沙俄移民,来自美国和英属加拿大的移民也逐渐来到阿拉斯加。沙俄意识到了南方的两个邻居——英国和美国也对阿拉斯加有所企图,对此也十分警惕,但由于阿拉斯加离自己核心区太远,似乎也没有好的管束办法。
这次美国的好运又来了。如同以前的欧陆霸主法国一样,强大的陆权国沙俄也深深介入了欧陆争端,树敌很多,导致了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英国、法国、撒丁王国和奥斯曼帝国联手对抗沙俄,没想到沙俄外强中干,军事力量弱,后勤差,在离本土很近的战场被远道而来的英法联军暴揍。这还不算,英法的舰队都已经打到了远东的堪察加半岛。
沙俄很害怕英国借机从加拿大入侵阿拉斯加。沙俄的惨败也导致国内政局不稳,经济压力大,此时的沙俄统治阶级急需用钱。
那怎么办?既然阿拉斯加快要保不住,又急需用钱,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卖掉,而买家也就只有美国了。
美国这次又趁火打劫买下了阿拉斯加,当时美国国内很多人不理解,觉得阿拉斯加除了冰雪什么都没有,嘲笑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苏沃德,笑话阿拉斯加是“苏沃德的冰箱”。至于后来阿拉斯加丰富的黄金和石油资源,就不是美国人当初购买的时候能料到的了。
这世界上的事情当真是风水轮流转。别看今天的美国嚣张跋扈不可一世,动不动就退出这个条约,敲打那个国家,好像世界之大没有美国搬不动的绊脚石,但是在一百多年前,美国还真是孩子,不但经济力量不能和英法这些老牌大国相比,就连国土面积也是小的可怜
美国的扩张之路是从吞并路易斯安那开始的
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可不是现在美国的路易斯安娜州,它的区域在密西西比河和落基山脉之间,北起加拿大,南到墨西哥湾,相当于现在美国中西部的13个州。这块土地原本归西班牙所有,后来拿破仑上台,凭借着法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拿破仑在1800年一举拿下了这块土地的控制权。
至于为何法国要把路易斯安那廉价卖给美国?拿破仑其实也有自己的苦衷
当时的国际社会风云诡谲,随着法国的强大,欧洲反法同盟正在形成,拿破仑虽然拿下了这块土地,但是美洲和欧洲本土之间隔着茫茫的大西洋,法军属于孤军,没有战略支点,这时候假如美国和英国结盟,与法国开战,英国必将进攻路易斯 安那地区,与其让它们落入宿敌英国之手,不如卖给美国,而且卖了这个地区,法国可免除后顾之虑,竭尽全力控制欧洲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关于这个问题,拿破仑表示:卖地朕乐意,你管得着吗你?
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面积达17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美国不仅由此成为北极圈内国家,国土面积更超过了900万平方公里。
从1776年的建国十三州,面积仅90多万平方公里的东海岸小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领土就迅猛扩张10倍,除了疯狂的战争夺取,更多的源于美国砸钱购地,和购买阿拉斯加相比,美国在1803年购买的路易斯安那,明显更加划算。
1803年,拿破仑以8000万法郎,约合1500万美元买下路易斯安那。这块土地面积达214.7万平方公里,平均每英亩不足两美分。
1500万美元,购买力换算成今天为6034亿美元。虽然是个天文数字,但面对更加天文数字的面积,路易斯安那的买卖对于买主美国而言实在是太过划算。
那么,事业如日中天的拿破仑为何会选择出卖这块面积达法国本土4倍的路易斯安那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法国鞭长莫及
路易斯安娜的出手,本质上是因为法国的鞭长莫及。
虽然此时的拿破仑事业蒸蒸日上,距离加冕称帝只有一年时间,但此时的反法同盟势头更猛,他们对法国大革命的恐惧让他们自觉地团结在以英国为中心的反法同盟大旗之下,这使得拿破仑压力山大。
此时的拿破仑作为法国第一执政,正在为法国的殖民地疲于奔命,焦头烂额。由于拉美地区风起云涌的独立浪潮,尤其是海地的独立,使得拿破仑损兵折将,不得不在其他地方收敛锋芒。
此时的路易斯安那作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和法国本土之间隔着一个大西洋,而且中间还有新生的美国和宿敌英国,所以拿破仑感觉路易斯安那管理起来难度实在太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其放着等着别人抢,还不如顺水推舟将其卖给美国,这片土地在法国眼中是鸡肋,但是在美国眼中却是正儿八经的宝贝。
2、法国不屑一顾
拿破仑之所以不重视路易斯安那,除了管不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拿破仑不想管。
因为在1800年之前,虽然这块广袤土地是法国人筚路蓝缕开拓的结果,却被邻国西班牙管理了38年。作为法国的盟友,路易斯安那是佛罗里达被英国人占据后,法国对西班牙的补偿。
所以在1800年法国控制西班牙,并顺理成章将路易斯安那作为法国势力范围时,路易斯安娜的土地上有大量的西班牙人,比法国人还多。
对于拿破仑而言,西班牙虽然是自己的附属国,但这种关系并不牢靠。相应的,路易斯安那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因为西班牙的脱离而远走高飞。与其如此,还不如趁机出手,多捞一点是一点。
所以,路易斯安那的交易,除了美国,拿破仑也是赢家。唯一的输家,是理论上的实际拥有者西班牙。
3、法国需要美国
作为法国的统治者,拿破仑的敌人有很多,最重要的敌人是英国。
为了打垮英国,拿破仑可以用任何手段,包括扶持美国。而扶持的方式之一,就是将路易斯安那卖给它,让美国更加强大。
从美国独立以来,因为共同的敌人英国,美国和法国的关系相当铁。如果将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就等于在北美大陆为英国制造了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如果英国的精力被美国牵制,那么拿破仑在欧洲大陆的扩张阻力就会小很多。
因为拿破仑的“慷慨”,此前美国为了密西西比河权益想要联合英国群殴法国的计划泡汤,拿破仑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
而除了成功拆散了美英联盟,因为拿破仑矢志不移地要和英国干到底,这在客观上需要更多军费,也就是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卖掉路易斯安那很好地解决了拿破仑缺钱的问题,实在是一举多得。
当然,作为这场交易的最大受益者,路易斯安那给美国带来的好处远比想象的更多。
除了完全得到了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的所有权益,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丰富的粮食和燃料仓库,还以此为走廊,打开了通往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俄勒冈等地的通道。
今天的路易斯安那,经过多次划分,包含了阿肯色州、密苏里州、艾奥瓦州、明尼苏达州密西西比河以西、南达科他州、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北部、奥克拉荷马州、堪萨斯州、蒙大拿州及怀俄明州部分地区、科罗拉多州洛矶山脉以东、加拿大缅尼托巴、沙士吉万、亚伯达各省南部之密苏里河流域地区,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两岸(包括新奥尔良市)。
从美国崛起的历程来看,欧洲的动荡,是美国崛起的绝佳契机。拿破仑作为法国帝王,是美国真正意义上的恩人之一。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那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