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砍鲨战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砍鲨战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砍鲨战术?
砍鲨战术由小牛队前主教练老尼尔森发明,即采用犯规战术对付奥尼尔,减少“鲨鱼”投篮命中的机会,很多球队会通过对奥尼尔无球犯规,将他送上罚球线。不过这一战术在奥尼尔退役后已经逐渐式微。 由于罚球是奥尼尔的“死穴”,所以“砍鲨”后,他虽然获得了罚球的机会,但是命中的可能性非常小。
什么是砍鲨战术?
“砍鲨战术”是针对奥尼尔布置的战术,即采用犯规战术对付奥尼尔,减少“鲨鱼”投篮命中的机会,很多球队会通过对奥尼尔无球犯规,将他送上罚球线,由于罚球是奥尼尔的“死穴”,所以“砍鲨”后,他虽然获得了罚球的机会,但是命中的可能性非常小。 扩展资料:无论是乔丹规则还是砍鲨战术都是NBA中的一种打球战术。
谁发明的砍鲨战术?
砍鲨战术是美国的名将丹尼斯·圣塔纳(Dennis Santone)于1954年发明的,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担任海军准将,有象征性的称号叫做"砍鲨先知"。
他的砍鲨战术包括使用空袭和火箭弹等手段,结合机动性强的小型潜水艇,同时也会使用不少技巧,来摧毁和避开偶尔不可知的水面攻击。
唐·尼尔森(Don Nelson),1940年5月15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马斯基,毕业于爱荷华大学,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教练员,绰号“老尼尔森”、“疯狂科学家”司职小前锋。
砍鲨战术算违体吗?
砍鲨战术不算违体,因为砍鲨战术属于规则中合理的一项,所以不算违体。这是联盟各支球队为了阻止大鲨鱼奥尼尔的战术,就是派人无限对奥尼尔犯规,让其罚篮,但是奥尼尔最不擅长的就是罚篮,导致经常两罚不中,球队输球。后期联盟出台新规则不允许任何球队在比赛还有两分钟时故意犯规,否则将被吹罚技术犯规。
为什么现在基本看不到“砍鲨战术”了?
现代篮球讲究快、快、快!已湖人为代表,赛季初湖人队评论每进攻一次七秒左右,快攻是当下篮球的主流,快速的防守反击是得分的重要方式之一,另一种是三分。如今NBA很少有球队主动落位经过几次传到球再给内线终结了,所以不需要再用砍鲨战术了。
NBA发展至今,演变出很多经典战术,但提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赫赫有名的砍鲨战术莫属。而发明此战术的正是NBA战术发明家老尼尔森,其实砍鲨战术并非是大鲨鱼奥尼尔出现后才有的战术,而是因为大鲨鱼出现后,大家都喜欢用犯规来阻止这位内线猛兽,久而久之,这种故意犯规让对手走上罚球线的战术就被形象的叫做砍鲨战术。
说到当年砍鲨战术有多疯狂,看看这几个记录就能体会到啦。1997年3月小牛对阵公牛的比赛,小牛球员维尔斯用了3分钟就领到6次犯规被罚出场,而这使维尔斯创造了NBA最快领导6次犯规并被罚出场的尴尬记录;2016年1月火箭对阵活塞的一场比赛,火箭主帅派鲜有上场机会的迈克丹尼尔斯出场,让他连续对庄神德拉蒙德犯规,结果9秒之内连犯5次,连庄神都尴尬的笑了。
但自从本赛季砍鲨战术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样,让人诧异之余,也徒少些许乐趣,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是联盟出台政策,最后时刻砍人要被判两罚一掷,没有球队愿意这么做。
二是现在联盟三分球战术作用越来越重要,到最后分差不大的话,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三是现在联盟各球队都在打快节奏的篮球,砍鲨战术往往会破坏自己的节奏。
四是联盟大个子球员大都开发出了一手三分射术,罚球能力也大幅提升,看看这个赛季的小乔丹吧。
砍沙战术顾名思义是为了奥尼尔特殊设计的,重点就是在于奥尼尔的罚球不准,相当于是罚点球,你罚不进我能罚进,进而追分。 但是严重影响比赛的流畅度和观赏性,所以联盟现在规定最后两分钟不可以对无球队员故意犯规,否则两罚一掷,其次就是罚球数到了的话只要犯规就会罚球,并且现在的球员也都在练习罚球,砍沙战术现在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现在在比赛最后阶段还是会有教练偶尔使用,只不过不是常规方法罢了!
砍鲨战术,是NBA历史的产物。曾经盛行一时,也主要是像奥尼尔这样的篮下怪兽对手是这没办法,防也防不住,索性只能犯规赌一赌罚球。索性奥尼尔的罚球命中率一直都“不负众望”,生涯罚球命中率仅有52.7%。所以特别是在比赛末段关键时刻,“砍鲨”,是一个很好的阻挡奥尼尔进攻的战术。
然而如今的NBA联盟“砍鲨”战术为何销声匿迹了呢?原因很简单,如今的小球时代,联盟人人开始投三分,对中锋的要求也越来也高。传统的中锋已经越来越不吃香。中锋不仅仅要完成护框的任务,与后卫完成挡拆策应,有一手投射能力的话更加难以阻挡。例如诺维斯基,能打到42岁还没退役,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优秀的投射能力。中锋把对方内线拉出来之后就给了后卫很大的突破空间,所以就不存在砍鲨战术这一说了。如今在联盟里边,除了对那种还是很传统的中锋使用这一战术有用之外,其余无疑是送分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砍鲨战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砍鲨战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