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男篮世预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男篮世预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男篮世预赛?
男篮世预赛是指国际篮球世界杯的预选赛,预选赛突围成功才能进入最后篮球世界杯决赛圈。
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FIBA Basketball World Cup)简称“篮球世界杯”,前身是从1950年开始举办的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2012年1月28日国际篮球联合会宣布男篮世锦赛更名为篮球世界杯。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是国际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主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国家队级篮球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
男篮世预赛,是FIBA国际篮联的旗下的世界杯,只有32支球队分位8组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个小组取成绩前两名晋级16强。目前现在国际篮联排名高的球队有美国,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希腊,法国,德国,立陶宛,塞尔维亚,黑山,西班牙,斯洛文尼亚,等等
中国男篮世预赛是什么意思?
中国男篮世预赛的意思是:中国男篮参加世界杯的预选赛,通过预选赛获得参加世界杯的名额。
近几年中国男篮在亚洲失去了霸主地位,参加世界杯需要参加预选赛,如果在预选赛上不能战胜对手获得出线资格,那么就失去了参加男篮世界杯的资格。
男篮世预赛什么意思?
男篮世预选赛,简称“世预赛”,是已经报名的国际足联会员国(地区)为了参加世界杯所进行的本大洲淘汰制比赛,将在欧洲区、南美区、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亚洲区、非洲区、大洋洲区6个大区进行。足球预赛是指世界杯预选赛,简称“预赛”。
这是一项针对已经报名参加世界杯的国际足联成员国(地区)的淘汰赛,世界杯将在欧洲、南美、中北美及加勒比海、亚洲、非洲和大洋洲六个地区举行。最终,32支球队将进入世界杯争夺冠军。
男篮世预赛是男子篮球世界杯预选赛的意思,每年9月份开始10月份到期,为其一个月。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所有在锦标赛中落选的球队,会在同一地点展开交战,争夺最后晋级奥运会和世锦赛的资格,总共120支国家队出战,最后36支球队完成晋级。
2022年男篮世预赛规则?
第一阶段
比赛一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将队伍分为四个小组,最终淘汰小组最后一名。
剩下的12支球队自动晋级第二个阶段,原本的AC两组组成E组,BD两组组成F组。
第二阶段
在第二阶段中E组、F组中前三名获得比赛资格,如印度尼西亚进入八强名单;
那么E组、F组中前三名中成绩最差的名额,将会被印度尼西亚顶替。
男篮世预赛有几轮?
男篮世预赛有六轮
第一轮比赛中,中国队4胜2负,排名B组第二。第二轮中,中国队与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伊朗、日本和巴林分在F组,带入第一轮比赛成绩后目前积10分列小组第三。接下来,中国队将分别与哈萨克斯坦、伊朗和巴林各进行两场比赛。
2023年男篮世界杯预选赛第二轮,即第四、五、六窗口期赛程出炉。赛程将从2022年8月24日持续到2023年2月27日。该轮结束后,世界杯参赛名单将最终确定。
中国男篮世预赛12场回顾,亚洲范围内统治力是否“重生”了?对此你怎么看?
感谢悟空邀答。
中国男篮自从2017年11月23日开始参加世预赛以来,到本月结束所有12场的比赛,男篮队伍在从来没有集齐全部主力的情况下取得7胜5负的成绩。回顾这12场比赛可以看出:中国男篮在亚洲范围内统治力绝对是重生了!
中国男篮12场比赛胜负成绩:
胜利7场球:96:44中国香港(主场),91:81韩国(客场),111:58中国香港(客场),88:79约旦(主场),101:52叙利亚(主场),72:52黎巴嫩(主场),90:59叙利亚(客场)。
失利5场球:73:82新西兰(主场),74:82韩国(主场),57:67新西兰(客场),88:92黎巴嫩(客场),62:86约旦(客场)。
虽然这个成绩有点差强人意,但是我们在四个窗口期里的八场比赛,并没有集合全部主力打一场比赛,而是延续了红军和蓝军的模式进行队伍的磨练和锻炼新人。尤其是第四个窗口期的时候,我们更是把全部主力撤出来,全部换上了年轻选手历练。国家男篮这样做是有自己的考虑,毕竟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东道主的身份进入决赛圈。因此,这个成绩只能是一个参考的成绩。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时候,中国男篮派出了蓝军军团参赛,结果最终中国男篮战胜了实力强劲的伊朗队,登上了亚洲篮球的顶峰。其实从这一时刻开始,中国男篮就已经开始重返亚洲篮球的顶峰!
世预赛结束了,接下来中国男篮该做的就是吸收、消化在世预赛的得失、经验。所以,等到世界杯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主力尽出、火力全开的打好每一场比赛——毕竟目标我们定下了,接下来就要看实际行动了!
感谢您阅读、点赞和转发我的作品,我是北纬评球,期待您的关注。
在客场大胜叙利亚队之后,中国男篮世预赛全部12场比赛结束,他们的战绩定格在了7胜5负,其战胜的队中,除了韩国和黎巴嫩之外,其他对手都是鱼腩,什么中国香港,叙利亚之流的。那么,中国男篮是否已经恢复了在亚洲的统治力呢?
在姚明退役之后,中国男篮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谷中,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更是只得到第五名,虽然在长沙亚锦赛又重新拿到冠军,但是已经没有了以往在亚洲的统治力。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姚明决定将国家队一分为二,锻炼队伍,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里,相继涌现出了赵睿、吴前、刘志轩、胡金秋、孙铭徽等后起之秀,这些人的崛起让本来以易建联、周鹏、丁彦雨航、郭艾伦、赵继伟为班底的中国男篮,整体实力更加强大,尤其是主力和替补之间的差距缩小的很厉害。
其实我们只需要看雅加达亚运会就知道了,就仅仅只是半支国家队,就足以横扫整个亚洲,这已经很说明问题。
球迷们其实不必把世预赛的胜负看的那么重,因为中国男篮作为世界杯东道主,本就没有晋级压力,所以他们就是去锻炼队伍的,再说了,各俱乐部都在打联赛,生怕主力受伤了,李楠在用人的时候也省了力,甚至在最后一个窗口期根本就没招入易建联和郭艾伦。
要知道,在第五个窗口期主场对阵黎巴嫩的时候,虽然周琦和丁彦雨航没有回归,但是红蓝队合并后的中国男篮依然把对方揍得找不着北,说明中国男篮打这些亚洲球队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大嘴比较担心的是,等到易建联退役,那时候正是日本篮球崛起的时候,而且这两年菲律宾篮球也进步非常大,届时中国男篮还能不能维持在亚洲的统治力,恐怕很难说。
不可否认中国男篮双国家集训队在选拔年轻人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出现了赵睿,阿不都沙拉木、孙铭徽、吴前等一大批青年才俊,他们在国家队比赛中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直接提升了个人在联赛中的水平档次。但如果说世预赛十二场比赛打完用“重生”来评价中国男篮有些言过其实了。
世预赛的比赛强度,与真正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强度不可同日而语,况且世预赛中国队没有任何名次上的压力,可以让年轻人在无压力的情况之下肆意发挥。但是到了世界杯决赛圈,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每一场比赛都输不起,在如此高对抗、高速度、高压的比赛强度下,年轻人是否能够保证高水平的发挥,姑且难以判断。
其实对约旦的比赛很有代表性的,约旦队面临出线压力,可以说在比赛中使出了全部力量,致使中国队输了20多分,这场比赛就能够看出中国男篮在亚洲范围内并没有绝对的统治力。
因此考验中国这些年轻人是否能挑起国家队重担,还要等到世界杯决赛圈比赛打响后再做定论。用重生这个词来描述现在的中国男篮,并不客观,甚至有些言过其实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男篮世预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男篮世预赛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