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国vs特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美国vs特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美国疫情出现第三次大爆发,确诊病例最终会达到多少?
凛冬将至,受气温降低、大选集会的影响,美国疫情发生了第三次爆发,连续多日日增确诊病例超过10万。
截止到11月17日,美国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160万,死亡病例接近25.5万,疫情初期海外很多专家都认为美国不会受疫情的侵袭,结果3月下旬,美国迎来了疫情的第一次爆发,确诊病例日增过万,6月份美国疫情扩散速度放缓,又有专家出来预测美国疫情的最终确诊病例不会超过500万,可惜美国在7月份出现了疫情的第二次爆发,8月初就超过了500万确诊病例,经历了多次打脸,几乎没有专家再敢去预测美国疫情最终确诊病例的精确数字,因为他们发现这根本无法预测,妄下言论只会砸自己的饭碗。不过,虽然不能做出精确的点预测,但可以根据美国疫情发展的趋势以及美国防疫政策的改变进行区域间预测,大胆预测美国最终确诊病例会稳定在2000万到2500万之间,然而这只能保证预测的准确率,无法保证预测的精确性,没多大意义。
拜登的胜选会不会给美国防疫带来新政策,会不会改变当下美国疫情肆虐的局面?恐怕不能,拜登似乎也只是将最后的希望寄托给了辉瑞制药研发的新型疫苗。
大选结果基本被敲定后,美国社会各界都十分期待拜登到底推行何种抗疫政策,会不会由“被动弹性防疫”转为“主动刚性抗疫”,会不会比特朗普做的更好?11月16日,拜登给出了答案,大致意思为“不会封城,不会限制民众出行自由,民众的生活与现在基本没有差异,只是会呼吁美国民众多戴口罩、注意安全距离、减少外出。”由此可见,拜登与特朗普在防疫政策上没有太大差异,都更重视美国民众的自由权,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基本敬畏。
拜登比特朗普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会利用“疫苗”安抚民众躁动的情绪,而特朗普只会胡说八道,比如不久之前被《Nature》点名批评的“美国不靠疫苗也能战胜疫情”的无知言论。为了给疫苗做宣传,拜登表示只要新冠疫苗投入使用,他会毫不犹豫的接种,随后拜登给美国民众展示了辉瑞公司研发疫苗的最新成果,重点提到了新疫苗防疫效率达到了90%,用看似稳妥的数据给美国民众画了一个“饼”,接着又说接种疫苗的费用由美国政府出钱全额补贴,一套组合“饼”让美国民众躁动的情绪暂时安定了下来。
政客的话往往只会讲清除一半,而对执政无益的话只会三言两语代过,接种疫苗确实是解决疫情的最好手段,但是疫苗在明年的冬天才有可能被投入使用,换句话说“疫苗投入使用之前,疫情至少还要在美国肆虐一年”。在美国政府防疫政策基本不作改变的情况下,美国确诊病例的人数肯定会持续高速增长一年,确诊人数保守至少翻一倍,绝对能超过2000万,如果疫苗研发有延误,疫情还会往后再拖几个月,死亡病例可能会超过50万。如此预测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第三次疫情的爆发导致美国医疗系统严重告急,治愈率更是在逐渐下跌,几乎全美国的医疗机构都已经超负荷接收病人,很多症状严重的穷人根本无法得到医治,医院只能把他们送到指定病房等死。
美国疫情肆虐,特朗普却还在为大选的结果与拜登闹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之前被特朗普解雇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直接喊话特朗普团队:“你们让特朗普赶紧承认失败,别丢人现眼了。”其实不只是博尔顿;奥巴马也呼吁两党尽快解决大选问题,就连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都在劝特朗普承认失败,因为除了特朗普,人们都知道若是大选事态愈演愈烈,搞得两党都下不了台,新旧总统的交接就有可能延期,届时美国政府内部一团乱,领导团队无所作为,社会底层防疫工作的开展就会变得相当困难,就会导致疫情失控,社会矛盾激化,美国可能会因此混乱到“分裂”,那时美国离“完蛋”可真就不远了。
是个人都能看出美国现在很乱,根本不用猜就知道“直至疫苗投入使用,美国的确诊病例才会停止增长”,因为疫情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两位总统候选人还能为总统席位争得面红耳赤,真是“有点疯狂”,美国政府都在忙着搞政治竞争,而不是积极制定应对疫情的政策,当领导团队出了问题,一切政策从“根”上就已经跑偏了,美国民众也只能期待新冠疫苗能够早日问世,才能拯救美国于水火之中。
不是第三次大爆发,而是一直在爆发。
看一下确诊病例的增长曲线,是一直在增长,曲线相对是光滑的,没有出现一个特别低谷的下降趋势。根据这个趋势,结合总统选取投票产生的人口聚集(游行集会等)及气温降低的因素,这个增长曲线必将更加陡峭,确诊两千万,甚至三千万不是梦!
美国的疫情既可以说是第三次大爆发也可以说第一波疫情压根就没过去。因为美国自疫情爆发以来从没有见到拐点的到来,至于前一段时间人数新增确诊人数略少,要么是检测力度不够要么是实报人数不准。当然不得不承认美国现在的疫情真的很严重,已经多日连续新增确诊人数10万以上。
我们假设美国现在疫情达到了峰值拐点到来,但疫情的走向是一个抛物线。疫情放缓至少需要几个月的过程,当前美国确诊病例1100多万,如果疫情现在就得到缓解,也许最终确诊人数不会超过2000万。
但以上假设基本是不成立的,因为现在美国的疫情拐点并没有到来,最关键的是特朗普还要任职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指着特朗普政府现在加大力度控制疫情是不可能的!这两个月很关键,如果继续放任不管,我们假设每天新增平均15万人,那么60天后新增确诊人数就是900万人,加上现有的1100多万,很可能确诊总人数会突破2000万大关。
假设两个月后,总统顺利交接拜登上台,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来缓解疫情。即使你努力控制也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看见效果,很有可能美国的新冠肺炎最终确诊总人数会接近3000万人。
况且拜登也不是“救世主”,美国的制度有很多问题,种族歧视、反智主义、“崇尚自由”、疫情骗局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加剧疫情的传播。
所以说3000万确诊总人数可能只是保底,至于上限真的不好预估,具体还得看美国后期的表现!
这个不确认到底能达到多少,但是终归希望确诊人数少一点,毕竟或多或少还是有一点后遗症。
好死不如赖活着,很多老人到了年岁大的时候,都是比较怕死的。这个疫情对老人并不是很友好的,老人得病死亡率是大一些的。
美国疫情确诊是全球最多的,也希望早日能清零,这样有助于全球都恢复正常的生活,以及社交往来等等。
美国那么多党派,都有军权吗?
1:党政分离,政教分离。
中世纪天主教教皇权力极大,在欧洲很多国家政教不分,导致17世纪移民到新大陆的很多人受过宗教迫害。所以美国的建国者们从一开始就制定宪法规定政教分离,政府和任何宗教没有瓜葛。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那为什么总统宣誓、法庭上证人作证之前都要对着圣经发誓呢?这样不是相当与把基督教和政府扯在一起了嘛!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习惯问题。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民族的大熔炉,也是一个宗教的大熔炉。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上帝,god bless you这句话中的god不一定就是Jesus。联邦法律也规定不准任何学校开设关于专门介绍某一宗教的课程,就是为了防止产生宗教歧视从而发展为宗教迫害。也不允许在各种仪式前进行任何一个宗教的仪式。这是政教分离。
党政分离。联邦宪法规定美国公民有和平结社的自由,所以美国有数不清的党。但党和政是绝对分离的。事实上,美国人很反感你作为政府的首脑却不停地强调党性。你不能因为你是美国总统同时又是民主党就大力鼓吹民主党,贬低共和党,且不说国会中的议员也许就是共和党占多数,就是民主党派的美国公民也不会认同你这样的做法。政府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机构,和党无关。
2:美国总统却是美国的三军统帅,但是宪法规定美国的军队绝对不能用于国内。也就是只能用于保卫国家免受外敌的侵略。而对外宣战的权力是在国会手中的,所以说总统调用军队需要听国会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总统是统帅,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如果哪一任总统真的就不经过国会,也是可以调得动军队的。但是两百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个总统敢这么做,上个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把尼克松逼下了台他也没敢动军队一下!说到底与美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
之于国防部长,在美国只是一个文职,隶属于政府的行政分支下,也就是总统下面,是政府连接军队的一个纽带,没有什么实权。
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三权即是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行政权力由政府部门掌控,总统是最高行政负责人。立法权由议会掌握,美国议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成员由各党派成员通过竞选产生。司法权由各级法院享有。与我国党掌控军队不同,美国军权由最高政府控制,由总统决定。但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还是要经议会批准的。不过紧急情况下,总统可以直接发动战争。可见,各党派是没有军权的。
二战时美军的肉搏战斗力强吗?能一个打几个日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战美军肉搏能力不如日军,虽然身体上面有很大优势。
二战初期,现役日军都是选择的精锐,平均身高为1米65,堪称日本国内的大个子。
然而,这批日军不过三四十万,扩军到几百万以后就不一样了。
日本投降时,日军平均身高也就1米50左右,非常矮小。
而美军不同。
经过分析,二战中身高最高的军队就是美军,而不是德军或者苏军。
因为当时美军基本都是白人,相当一部分还是德国、东欧后裔,本来身高就很高。
而美国当时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饮食的营养很高,尤其吃蛋吃奶可以促进身高发育。
而美军平均身高就有1米73。大家知道,既然是平均身高,就说明有不少人的身高是原高于1米73的。其实在美军中,身高1米8以上的很常见。
所以大部分美军士兵比日军士兵高得多,搞出半个脑袋。
而近距离肉搏中,即便是使用刺刀,也终究是力量更大,身材更高的一方占上风。
不过,美军如果和日军拼刺刀,还真不见得拼得过。
这主要是美军虽然有拼刺项目,但只是培养士兵的勇敢精神。
实际上,美军极少和日军肉搏,因为没有必要。
除了初期海陆军战队使用较烂的武器以外,美军武器尤其是步兵班火力是很强大的。
抛去机枪不谈,
普通士兵人手一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可以连续单发射击8枪。
原则上,这就可以在近距离对付多个日军士兵。
另外,正副班长都有一支冲锋枪,火力非常旺盛,可以连续扫射。
同时,很多美军还有m1卡宾枪,可以连射20发子弹!
除了这些武器以外,美军很多士兵都佩戴手枪,分为美军提供和自购。
绝大部分是M1911半自动手枪,直到今天也是近距离枪战的霸主手枪。
只要操作得法,M1911半自动手枪可以轻松在近距离击毙三四个日本兵。
在美军这种强悍的近距离火力下,日军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拼刺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日军万岁冲锋几乎没有战果的原因?
都成活靶子了。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如果肉搏的话,那么就看谁的身材高大,谁的力气大了,这方面美军明显占优,这个没办法,是人种决定的,美军基本都是欧美人,一般身材比当时日本的亚洲人身材普遍要高大一些,所以真的打肉搏的话,日军一般都是吃亏的。
但是美军基本不会和日军肉搏,因为美军非常在乎自身的伤亡,如果打肉搏战,虽然能打赢,但是自身伤亡也会很大。所以美军一般尽量避免肉搏战。
而日军则停留在一战的思维上,他们很多时候都是做好了肉搏战的准备,士兵的步枪上一般都装有刺刀,就是为了近战而设计的。
这就是两个国家的工业能力的原因,众所周知,美国的工业能力明显强于日本。二战爆发前,我们可以看下两国工业能力的对比:
钢:美国4789万吨,日本669万吨
生铁:美国3232万吨,日本330万吨
煤:美国40491万吨,日本5110万吨
原油:美国17094万吨,日本33.4万吨
发电量:美国1613亿度,日本341亿度。
可以说在工业上,两国有着近乎十倍的差距,所以美国人打仗从来不吝啬子弹,往往一打起来子弹炮弹就疯狂输出,宁愿多浪费弹药,也绝不让自己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打肉搏战,能远距离解决问题就远距离解决问题。就算靠近了打近战,也是用的手枪,而不是和日本人拼刺刀,所以美军装备中没有刺刀。
实际上,当时日军由于没有碰到过强大的对手,还以为对手都和中国战场上一样,所以经常发动万岁冲锋,也就是自杀式冲锋,但熟不知美军火力非常猛,任你多少人冲过来都照样消灭。比如在瓜岛战役中,当时的一木支队就非常轻敌,认为美军都是少爷兵,不经打,几百人在瓜岛登陆以后就要发动进攻。当时他们连重装备都没带,只带了一些轻武器,然而他们不知道,面对他们的是上万装备精良的美军,结果冲了一个晚上,几百人一下子就打光了。这样的情况在太平洋战场上还有很多,日军由于战术思想落后,所有经常吃了美军凶猛火力的亏。
二战时期美军的肉搏能力不强。
这是事实,因为美军确实不太擅长肉搏。
不擅长肉搏并不是因为美军贪生怕死,而是因为军队训练中就不太重视这个项目。对于美军“少爷兵”的印象来源于我们抗美援朝时期的宣传。实际上,美军在二战中并没有表现的多么怯战,相反,美军在太平洋和欧洲战场打过不少硬仗,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
但是,美军与日本人肉搏,大概率是打不过日本人的。
从身材上讲,美军对日本人形成了碾压级的优势。
由于饮食结构和经济水平差异,二战时的日本人营养很匮乏,军队士兵普遍身高很矮。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国内几乎是个男人就去当兵了,平均身高只有1.50米。就算是1937年日军的精兵身高也不过平均165。日本虽然到处侵略,老百姓吃的却一点也不好,很多日本人愿意当兵就是因为当兵可以吃大米而已。
而美军天天大鱼大肉的供着,加上人种优势。平均身高要比日本人高出整整一头。即使在二战后期平均身高也达到了167,美军士兵与日军士兵相遇时,平均都要高上一二十厘米。
打过架的人都知道,在赤手空拳的肉搏中,身高体重就是绝对优势。只要技巧上没有太大差异,打架的结果一定是高的打赢矮的,胖的打赢瘦的。如果赤手空拳打架,日本人恐怕会被美国人打趴下。
但是,战场上的情况并不如此。
因为,战场上的肉搏,大多数不是赤手空拳。
二战中的日军,非常重视刺刀训练和枪法,所以日军的个人战斗力是很强的。
当肉搏加入了武器,尤其刺刀这种锐器,技巧就是绝对的主要因素。二战中的美军基本不训练拼刺,很多士兵嫌刺刀不顺手,甚至直接用枪托上去拼杀。这样的美军是打不过日军士兵的。
日本人的刺刀水平有多高呢?在东亚战场,诺门坎之战中,日军面对着体格几乎是自己两倍的苏联人,曾经在白刃战中打出了1:27的惊人战损率。连膀大腰圆的苏联人都拼刺刀拼不过小日本,可想而知美国人也不会占什么便宜。
但是,美军并不需要和日本人拼刺刀。
之所以白刃战在东亚比较流行,是因为双方火力都很弱,中国战场很多部队甚至连枪都配不齐,所以很多中国军队会主动寻找白刃战的机会,让日本人觉得拼刺训练更加重要。
而美国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二战中的美军,普遍配备半自动全自动火器。普通士兵使用的半自动加兰德步枪和汤普森冲锋枪,可以让美军一个步兵班拥有日军一个连的火力,这种火力之下,持有刺刀的日军根本无法靠近。
另外,就算日军真的埋伏美军,美军极高的手枪配备率也让日军无机可乘。
最主要的是,面对着企图埋伏在洞里,沟里的日军,美国人一般不会去一个个清扫,而是直接——
美式打火机,一喷保平安!
从好莱坞拍摄的二战题材的《风语者》《血战钢锯岭》、《细细的红线》、《拯救大兵瑞恩》等大片来看,美国士兵的作战能力,不似意识形态所宣传的那般贪生怕死,都是些什么纸老虎,否则就难以解释美海军在西太平洋上全歼了如日中天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美海军陆战队歼灭了上百万战斗力非常强悍的日本陆军。
抗战十一年,国内就是做不到哪怕成建制地全歼日本陆军一个野战师团,但美军却成建制地歼灭了许多日本陆军野战师团,因此,美军的战斗力也很强,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有实战才能检验军队的战斗力,靠打嘴炮是没有什么用的。
二战时,美军的作战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在日本陆军之上,这从个人身体素质上可以得到验证,前几天刚写过一篇关于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特别是其陆军身高的文章,查询了许多资料,得出的结论是开战初期 ,由于日本军队员额也就30余万人,所以士兵都是百里挑一的,身高达到了1.65米的平均水平。
但战争爆发以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开始,日军急剧扩充兵力,全国也就7000余万人口,却拥有了800万以上的兵力,因此,后期兵源到战争末期时,平均身高仅为1.50米,是有许多研究资料包括战争结束以后,数百万日本军队被遣送回国时,西方记者拍摄了大量照片,从侧面印证了日本军人身材真的很矮小。
一个平均身高仅1.50米左右的日本军人,和平均身高1.75米的美国军人 ,赤手空拳的肉搏战试一下,孰强孰弱,仅从身高、体量、力量,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即便广义的肉搏拼刺刀,尽管日本军队三八式包括九九式步枪枪身较长加上长长的军刺,在拼刺时将处于有利态势,但美军自瓜岛战役换装以后,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装上军刺也不短,加上美军本身长得身高马大,身材矮小的日本军人要刺杀美国大兵也不容易,一般应该是美军稍占上风。
况且,为了有效对付日军发动的军刺冲锋,美国大兵普遍装备了7发弹匣供弹的11.43毫米的M-1911手枪,在近距离内能对进攻的日军能予以杀伤,大威力手枪弹在近距离内的停止作用相当强,中一发即便不死,也将停止抵抗。
由于美军步兵普遍装备8发漏夹供弹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加上班长一把20/30发弹匣供弹的M-1汤姆逊冲锋枪,军士一把15发弹匣供弹的M-1卡宾枪,两把装上两脚架当轻机枪使用的20发弹匣供弹的M-1918A1/A2勃朗宁自动步枪,其火力远在以5发栓动步枪为主的日本陆军之上。
火力的不对等,是导致日军伤亡在美军之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事实上美军和日军发生肉搏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即便肉搏时,身材矮小的日本兵要刺杀美国兵,机会也不是太多,双方力量不等使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vs特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国vs特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