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格鲁吉亚vs德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格鲁吉亚vs德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和德国的位置?
1、俄罗斯
位于30°~180°E,50°~80°N左右,地跨欧亚两洲,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大陆的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海岸线长37653公里。
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领土面积的76.3%,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1.4%),水域面积占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为9000公里,横跨11个时区;南北宽为4000公里,跨越4个气候带。随着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版图新增加2.55万平方公里。
2、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接奥地利、瑞士,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
德国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柏林,领土面积357582平方公里,以温带气候为主,人口约8293万。
如何看待俄格战争十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愿意与格鲁吉亚恢复外交关系?
这个问题的描述不够全面,梅德韦杰夫在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还表示,格鲁吉亚不应加入北约,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在发出战争威胁后,又为当年的军事行动作了辩解,解释说俄罗斯军队之所以在离第比利斯十公里处停了下来,就是“为了防止暴力进一步升级。不仅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局势得以稳定,俄罗斯与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相对安宁”。最后才提出了与格鲁吉亚恢复外交关系的建议。和美国一样,对不听话的小国也是又拉又打。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存在国家根本利益的冲突,目前没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条件
俄罗斯如果想和格鲁吉亚恢复外交关系,有两个障碍跨不过去:一是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俄罗斯不仅在十年前通过战争让格鲁吉亚领土分裂,而且拉了一群小弟(比如叙利亚)承认这是两个“独立”的国家,俄罗斯不可能承认这两个“国家”是格鲁吉亚的一部分。在领土问题上,任何一个格鲁吉亚领导人都无法让步。能不能收回来是一回事,如果公开放弃了这块领土那就意味着政府垮台。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连“搁置争议”都很困难。二是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问题。正是十年前的那场战争,让格鲁吉亚有了强烈的离心倾向,不得不说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对于俄罗斯周边的小国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因为能够给予安全感。这涉及到格鲁吉亚的国家战略方向问题,而又和俄罗斯的根本利益冲突。在俄罗斯大选前,美国的军舰开到格鲁吉亚港口,要“展现一下保护盟友的决心”;在俄格战争十周年之际,俄罗斯总理又发出了新的战争威胁,这样的环境下,两个国家怎么可能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呢?
在和俄罗斯的冲突中,格鲁吉亚不自量力和“挟洋自重”的作派无疑是吃了大亏的,国家分裂、政府垮台;可是俄罗斯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独联体的名存实亡,周边小国的离心倾向和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虽然俄罗斯可以通过蛮力压服格鲁吉亚这样的小国,但失去的是一个国家的民心。为什么成为敌人,难道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不都应该反思一下吗?
2008年8月8日爆发的俄格“五日战争”是新俄罗斯的一个分水岭。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称为“新俄罗斯”,新俄罗斯的缔造者叶利钦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刻将俄罗斯的接力棒交给了普京,这是第一个分水岭。接手俄罗斯的普京充分利用了能源市场的井喷时代,美国因9.11全力反恐的机遇期,恩威并施收服车臣,打击寡头这四件事获得了俄罗斯人民的认可,提高了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使俄罗斯人民在福利、幸福感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那时候的俄罗斯不管是经济前景还是民主愿景都值得期待。与西方的关系也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俄罗斯试图加入欧美金融和市场体系的方案正在被欧美国家“评估”,俄罗斯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一场俄格五日战争不仅打怕了第比利斯和萨卡什维利,也使俄罗斯脱离了原来的轨道。最主要的是间接公开了梅普“二人转”,向全世界展示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普京智慧。
俄格战争爆发时,普京正在参加奥运会的开幕式。命令是时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发出”的,“决心”是普京下的。至此,人们才知道在俄罗斯的政体中,在特定的条件下总理也是可以命令总统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俄罗斯“内部民主”的体现。为什么说俄格战争是俄罗斯的又一个分水岭呢?因为俄格之战打出了俄罗斯军队久违了的威风,使俄罗斯民众重拾了战斗民族的情怀。虽然此时普京只是总理,但它的威望却非总统梅德韦杰夫所能比。俄罗斯人民对俄罗斯能够尽快返回世界舞台中心的向往自此绑架了普京和俄罗斯的方向及行为准则。从此,俄罗斯摈弃了“隐忍”政策,走上了与美国对着干的道路。在美国试图以乌克兰将北约防线东扩时,黑海出海口克里米亚“回归”了,乌东顿巴斯地区分离了。当远在中东地区的朋友巴沙尔求救时,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出现了。巴沙尔的地位暂时保住了,俄罗斯人的面子有了。但是,再回过头来看俄罗斯的经济时才发现,俄罗斯仍然在拼石油天然气,与欧盟金融体系的联系已被掐断,市场体系比过去更残缺了,工资福利等民生问题还不如2008年时候的水准,养老金却要靠延迟退休年龄来“稀释”了。唯一的亮点就是普京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演示的“七大杀器”。但是,估计在普京的政治生涯中都很难用得上。因为这些武器的生产毕竟要靠财政支撑。
经常听到人们诟病美国的富裕是发了战争财,但我就纳闷了,俄罗斯参加战争的机会也不少,可俄罗斯为什么就没有发财呢?我们以进入二十一世纪来论,美国参加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叙利亚和利比亚内乱美国只是有限参与。而俄罗斯参加了俄格和叙利亚战争,克里米亚入俄及乌东冲突也是有限参与。实际上美俄双方是扯平的。所以说,政治正确的论断是经不起推敲的。应该说,普京是个聪明人,他不可能看不到俄罗斯欠缺什么,所以,普京在为自己的“后时代”谋划。自普京就任新的一届总统任期后,普京的锋芒明显减弱,在经历了双面间谍案和美、英、法联合打击叙利亚目标的事件后,普京对西方的态度有了明显的变化。首先是积极响应特朗普的缓和美俄关系的提议,在赫尔辛基举行了“双普会”。其次是对伊朗核协议的态度,按理讲,俄罗斯应该最坚决支持伊朗从合乎情理,但是,大家看的很清楚,在伊朗问题上,俄罗斯甚至没有法国和德国表现的积极。而且现在还正在劝说伊朗退出叙利亚。再者,对于国际问题,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梅德韦杰夫突然走到了前台。在俄罗斯的政治体制中,总理主要偏重的是内政,而且在前两年,梅德韦杰夫很少就国际热点问题发表意见,但最近这段时间他却已经数次对顿巴斯问题、叙利亚问题、格鲁吉亚问题发表了看法。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解读呢?普京是有意让梅德韦杰夫再次走上前台?人们对普京接班人的问题曾有过不少猜测,虽然都提到了梅德韦杰夫,但似乎认为梅德韦杰夫的人气不旺了。其实,梅德韦杰夫一直都是普京的第一人选,原因有三:一是梅德韦杰夫曾出任过总统,有总理和总统的经历,自然驾轻就熟。二是梅德韦杰夫的政治观点有点偏向西方,对缓和与西方的关系有一定的好处。三是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关系“老铁”,梅德韦杰夫当政肯定会在未来照顾普京的家人,就像普京没有清算叶利钦的家人一样。至于在俄格战争十周年之际梅德韦杰夫发表与格鲁吉亚改善关系的言论。我是这样理解的,我认为这是普京的有意安排,一来由梅德韦杰夫讲这个话更有意义,因为俄格战争时梅德韦杰夫毕竟是总统,战争的命令毕竟是梅德韦杰夫签发的,由梅德韦杰夫来说出改善关系,格鲁吉亚心里更觉得有面子。二来是让俄罗斯人民意识到普京是在为梅德韦杰夫站台,使俄罗斯人民在心理上开始重新接受梅德韦杰夫。三是向西方,特别是向美国发出缓和关系的信号,因为美国人更愿意与梅德韦杰夫打交道。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及观点,欢迎讨论和指正。
格鲁吉亚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在俄格战争前,格鲁吉亚原总统选举出的是一个亲美派,与俄罗斯中央王国格格不入,而南奥塞梯等地区则与俄罗斯关系铁板一块。格鲁吉亚在原总统的带领下,一心想亲近英美,与俄罗斯划清界限乃至分庭抗礼。一个蛋丸小国想与一个面积版图世界第一的泱泱大国对抗,重点是近在咫尺,互为邻居,无疑于拿鸡蛋碰石头!对俄罗斯,格鲁吉亚不敢超次,但对南奥塞梯等,他却敢捋一捋虎须!时间点选在北京奥运开幕,让俄罗斯举棋不定,只是原总统太小看了普京的决心!即使普京只任总理,他也一样敢动手反击!北约和美国支持你怎样?最终结果也就是口头而已!普京在北京奥运开幕式一结束,立即登机返回俄罗斯,并且在飞机上下达了反击格鲁吉亚的电话命令,时任总统是梅德韦杰夫!这是维护俄罗斯的生存战略边疆!
俄罗斯不用几天就打垮了格军,南奥赛梯等地区宣布独立建国!俄罗斯也第一时间宣布承认,格鲁吉亚打碎牙吞肚里!接下来,原总统倒台,并且在格鲁吉亚生无立足之地,最后跑到乌克兰去任了一个州长!再到后面,好像州长也倒台了!在乌克兰成了反对派。
在格鲁吉亚痛定思痛这几年,应该也明白了和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北约和美国,对它来说只是诱饵,最终结果只是一个画饼和浮云!时值俄格战争十年纪念日,由梅德韦杰夫出面呼呼重新考虑建交,不仅具有国家关系象征意义,更有民意实际内涵!远亲不如近邻,何况北约和美国给予格鲁吉亚的只是个诱饵画饼!
对于俄罗斯而言,和格鲁吉亚重新建交,不仅重塑俄格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也扩展捍卫了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利益边疆!对北约和美国是一记重击!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再次强势设立缓冲地带,阻止了北约东扩的既定阴谋,对俄罗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0年前俄罗斯对格鲁吉亚进行了5日战争。2008年某一天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使用“冰雹”火箭炮。俄罗斯以保护俄罗斯公民和俄罗斯族为由对格鲁吉亚军事打击。
最终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宣布独立。随即格鲁吉亚宣布与俄罗斯断交。俄格战争实质是俄罗斯反抗美国不断战略挤压的表现。苏联解体,美国不但没有兑现对俄罗斯承诺,反而一步步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
先是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后在波兰部署反导系统,把枪架下俄罗斯前院,炮口对准俄罗斯胸膛。素有“反俄”格鲁吉亚成为美国颜色革命的先锋。上台之后的“极右”政权,准备在俄罗斯南部高加索地区为美国做先锋,给俄罗斯“开膛破腹”。
最令俄罗斯不安的是,格鲁吉亚走廊离车臣共和国接壤。一旦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西方军队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威胁俄罗斯腹地。进一步肢解俄罗斯不再是说说而已。
10年后,格鲁吉亚政坛又有人提出加入北约。前不久北约峰会作出表态,北约答应接受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但是没有时间,没有具体说明。
随后普京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不具建设性。苏联红军从东德撤退时,北约答应不东扩。
这是普京第一次做这种表态,按照其做事风格。既然你们不遵守约定,那么后果自己想。
在格鲁吉亚国内也有不同声音,有人最近就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说到,格鲁吉亚不要做地缘政治的棋子。俄格战争之后,部分格鲁吉亚人也得到反思。跟美国当炮灰的下场未必有好下场。因为俄罗斯就在边上。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毫无疑问会导致冲突,因为对我们来说,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是与我们建立了友好关系的独立国家,我们在这些国家也驻有军事基地。按我们的理解,如果另一个国家将它们视为自己的领土,这将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将格军赶出茨欣瓦利,整顿秩序,防止暴力进一步升级。我们并非想要摧毁格鲁吉亚或者严惩(时任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不仅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局势得以稳定,俄罗斯与欧盟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相对安宁”
按照北约加入标准,不能有军事冲突的国家加入北约。曾担任俄副总理职务10年的谢尔盖·伊万诺夫在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表示,2008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康多莉扎·赖斯后来承认,格鲁吉亚前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在南奥塞梯冲突期间“脱了缰绳”。
但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拉拢格鲁吉亚,与之发展外交关系。以防被部分政客完全带进西方阵营。
俄格战争十周年,有什么值得纪念?那不过是在旧有的伤疤上,再撒上一把盐。
我相信十年时间总够两国深入思考,地理上的邻居不可选择,内心的和平需要坦诚相见,任何外部势力的承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都会烟消云散。
不挑衅就不会有伤害,不结盟也会有安全。真结盟了未必没有风险,等战争降临了才发现自己处在第一线,而盟友们离着自己很远。
希望格鲁吉亚的'政客们,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选择中立,在和平与战争之间选择安全。
乌克兰催德国🇩🇪赶紧出兵,俄🇷🇺乌冲突扩大到黑海战争危险真会发生吗?
刻赤海峡冲突事件的确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件,其意味着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博弈已经由乌东部地区、克里米亚半岛延伸到了亚速海海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不会因为这一冲突,就导致黑海战争爆发,别的不说,乌克兰海军基本上早就被俄罗斯给吞并了,已经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在2014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时,乌克兰海军主力全部部署在克里米亚首府塞瓦斯托波尔,包括潜艇和主力护卫舰,悉数被俄罗斯给扣留,乌克兰海军蒙此大灾,元气大伤,目前也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小型巡逻艇,在海军人数方面,从克里米亚事件发生之前的1.5万,已经跌落到了6500人。
乌克兰方面邀请德国派兵介入,其是站在欧盟层面上提出的。说白了,波罗申科这就是个政治秀,而非真要剑拔弩张的和俄罗斯干架。
乌克兰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开始全面倒向欧盟和北约,开始为加入欧盟和北约做出了一系列的包括法律层面、军事层面、外交层面的调整。北约也确立了乌克兰“申请国”的身份,既意味着乌克兰距离进入北约,只剩一步之遥。
但实际上,相比加入北约这个明摆着就是冲着俄罗斯来的军事组织,乌克兰加入欧盟对俄罗斯的刺激会小一些,所以波罗申科虽然一直以加入北约为口号,但其知道乌克兰最好的选项,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是加入欧盟。
所以乌克兰邀请德国派兵介入亚述海,其目的还是试图让欧盟和自身捆绑在一起,当然,这其中波罗申科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间接的表达了其对建立欧洲军的支持。马克龙和默克尔最近因为欧洲军的事处在风口浪尖,波罗申科此间力邀德国派兵入驻,显然是对欧盟老大政策的支持,当然,波罗申科内心也知道,就德国那点军力,远远不够格威慑俄罗斯的。
当然,该事件的发生的确如俄罗斯方面指控的那样,多多少少波罗申科是夹带着私货的。其目的就是在19年大选之前给自己造个势,赢得选民的支持。但客观的说,是俄罗斯践踏乌克兰主权、破坏现状在先,波罗申科也是在宣誓乌克兰的主权完整和合法权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格鲁吉亚vs德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格鲁吉亚vs德国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