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兆芯开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兆芯开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兆芯的新一代cpu?
从兆芯官网看技术支持页面,页面上就有X86解决方案。
“以赛亚”架构的兆芯,核显使用S3(两者皆来源于VIA)。
要运行WINDOWS芯片就必须支持X86,X86一直牢牢把持在INTEL和AMD手中多年,兆芯这个X86授权来自于VIA(威盛)。兆芯是台湾威盛电子和上海国资委合办的。
有X86的芯片自然可以运行WINDOWS。
国内另一家有X86授权的是和AMD合作的海光,X86授权来自AMD。
目前兆芯性能在英特尔和AMD面前还属于婴孩阶段。既然出生了就总会成长的。
跑分7837是多线程得分!对应ZX-D 8core。
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主要还是偏重多线程测试,可以把测试结果作为CPU能力的一部分,但不能代表CPU综合能力。
这张Fritz Chess Benchmark测试图多少还是有点水分的。I5 7500@3.4G得分也就10000出头多点点,绝对达不到14000。
(Fritz Chess Benchmark V4.2各种处理器跑分得分)
有自信、有发展是好事,但也请真实不要拔高。产品好消费者自然支持!
兆芯的X86授权得自于威盛,就是威盛撑不下去了,借个壳,拿点政府经费。结果好像拿到几十个亿。相比兆芯,龙芯更有发展潜力。
X86的授权很严格,指令集不断在更新,兆芯拿到的2018年之前的授权,明年要是intel AMD出个新指令,兆芯就不能做了。要是windows再出个新版本,支持X86的新指令,兆芯就不能兼容了,只能安装老版本的WINDOWS。所以兆芯是自主CPU,但不可控,能不能做大全看英特尔的脸色。威盛就是很好的例子,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一直游走在边缘地带,市场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龙芯拿到的是Mipse的永久授权,还发展了自己的指令集以适应桌面应用,从CPU到系统完全是自主可控,现在商业化做得也不错,软件环境也能满足办公,政府应该大力扶持,比如投入资金到开源社区,发展linux生态。强制党政军使用自主CPU+自主系统。
很可惜,政府有关部分还是目光短浅,扶植X86,为自己挖坑。如果X86的虚拟化平台大规模布署于5G主干网,这将是中国通讯业的灾难。不但自主CPU被打压,连华为中兴做通讯硬件的厂商市场也会大大缩水,只有英特尔笑到最后。
先说清楚x86指令集如何获得intel授权的先,是否满足自主三原则,1.指令集无限制自由使用扩展2.微结构自主开发,源码无限制使用修改,3.国内工艺制造。尤其前两条是必要条件,否则不是自主可控。最后的下场就是等养肥了被人宰了吃肉。
兆芯的优点是兼容x86指令集能跑Windows,缺点是它的x86授权在2018年4月到期后可能面临无法继续获得授权的风险。自主但不可控,是兆芯面临的最大挑战。
自主研发的x86通用处理器
兆芯开先KX-5000系列处理器的设计开发工作从2013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筹备,到正式发布经历了若干个重大的关键时期,包括了架构设计、流片、系统调试等,总共花了3年左右的时间。
在各方面的投入上,兆芯开先KX-5000系列处理器的研发工作人力投入累计9000个人月;使用了4000个计算核心和200TB的存储空间,应用了10台硬件加速器和仿真平台作全系统验证,仿真指令超过1500亿条组合;测试软件项目超过300种,测试激励超过4000小时;在系统验证阶段更针对CPU、GPU、内存控制器、PCIe等进行了包括功能、性能、功耗、良率、压力和老化等方面的全方位测试。
从性能上看,兆芯开先KX-5000系列8核处理器的性能已经基本达到第六代酷睿处理器Core i3-6100的水平。国内的一些电脑厂商,包括联想、方正等也推出了使用兆芯CPU的桌面电脑。
兆芯在知识产权上所面临的风险
兆芯是2013年上海国资委和台湾威盛电子(VIA)合资成立的,上海国资委持股80%,威盛持股20%。当年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通过反垄断的措施强制Intel授权x86指令集给威盛,而兆芯又通过与威盛合资的方法间接获得了的x86指令集授权。
但即使如此,威盛的x86指令集授权将于2018年4月到期。到期后兆芯的前途命运就会掌握在Intel手中,一旦Intel增加新的指令集并且Windows发布新版本后,兆芯目前的x86处理器就无法继续支持。
所以,兆芯在知识产权上的主动权已完全掌握在Intel手里。并且,这种风险会与兆芯市场份额呈正相关关系,市场份额越大,诉讼风险便会随之变大。自兆芯成立以来,其是否拥有合法x86授权问题便一直广受质疑。但对此,兆芯却鲜有回应。
中国大陆哪些企业具备研发计算机处理器的能力?
目前主要有这么几家,以计算能力大致排一下:
1、华为的鲲鹏,目前是已知的处理器芯片里算力排第一的,以Arm技术架构为主,以华为的技术研发能力,未来可期;
2、海光,算力应该排第二。隶属于曙光集团,于2015年前后引进中国,是与AMD的盒子公司(曙光51%,AMD49%)。是以X86为基础的。在拿到AMD是授权以后,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完成了加密解密和端口的开发,唯一的问题是AMD没有授权其显卡,所以,原则上海光目前不能出核显的处理器。这么一来在服务器领域是没问题的,那么在终端领域,这也难不倒勤劳的中国人民,加一块独立显卡就可以了。
3、兆芯,算力排第三,是很早收购威盛的,层为X86技术架构,虽然也开展了一些自有的研发,但是毕竟威盛已经是很多年的技术储备了,和海光比有一定的差距;
4、飞腾,Arm技术架构,是天津银河主导的,从国防科大出生,技术实力尚可,算力方面排在兆芯之后。
5、龙芯,一定程度上属于自主开发设计,但是算力相对落后,主要用于安全可控的领域。
以上几家试计算机处理器的大厂商,看到有人回复展锐之类的,他们只能做到某个通信芯片及的研发,还做不到处理器的研发。
希望以上的回复能够帮助到您!
计算机处理器,我的理解就是用于电脑的处理器,不含手机,含超级计算机、服务器,那么就有如下这些企业了:
1、华为,华为有鲲鹏920,这款芯片之前华为用于自研的泰山服务器,后来打造鲲鹏联盟,将这款芯片对外销售,所以目前有基于这款芯片的服务器了。
同时去年华为推出也鲲鹏台式机主板,所以目前也有基于这款芯片的台式机了,但这款芯片是基于ARM架构的,所以其实用于服务器更好,用于台式机没什么优势,毕竟生态,单核性能是弱点。
2、海光CPU,海光是从AMD获得了X86架构的授权,目前也研发出了自己的处理器,不过是用于服务器的。
3、兆芯,这个厂商生产的也是基于X86架构的芯片,授权是从威盛得来的,目前最新的是KX-6000系列,性能和三年前的英特尔差不多,有使用兆芯的电脑,虽然不多,但也是有的。
4、龙芯,这个估计就是大名鼎鼎的了,基于MIPS架构的龙芯,更能算是自主可控的,因为MIPS架构被买下来了,同时基于MIPS,龙芯团队开发了很多新的指令集。
但龙芯的性能,也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和5年前的AMD水平可能差不多,目前个人玩家用得少,主要用于教育、金融等专业领域。
5、申威,这个是超级计算机芯片,使用的是Alpha架构。以前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是用的inTel芯片的,后来美国禁止出口,所以不得不自研。
使用申威处理器的超级计算机是太湖之光,多次拿下全球性能第一的宝座,所以这也是国产芯片的骄傲了。
这些应该是是相对出名的国产芯片厂商了,这些之外或许也有,但是我不太清楚,大家可以补充一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兆芯开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兆芯开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