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历阳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日历阳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历中农历、阴历、阳历各是什么?
所谓阳历,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月几号”,是月球围绕地球转的算法。日历表格上用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就是阳历的日期。所谓阴历又叫农历,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月初几”,是地球围绕太阳转的算法。日历表格上的汉字“初一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就是阴历的日期。阳历是全世界统一使用的计时时间,为了和国际接轨,当然不能摒弃掉阳历。
而阴历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更是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所以也不能丢弃。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既要用阳历,也要用日历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日历和公历不同?
中国日历和公历的区别在于:
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一种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与月相无关。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并非中国所创,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
中国的日历有两种:阴历和阳历。阴历全称“太阴历”或“纯阴历”。阴历根据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即朔望月制定的,因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阴历产生的确切日期已难确定,但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来判断,阴历大约在殷代已相当普及。
阴历的月份与四季寒暑无关。阴历的日期表示着一定的月相,即初一是朔,即新月;十五、十六或十七是满月,即望;初七、初八是上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是下弦月等,这对古人凭借月相判断日期是很方便的。
中国农历中每月的天数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确立的,平均每月29日,一年12个月只有354天。而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间确定的公(阳)历,一年有365天。公历所对应的农历日子,每19年轮回一次。因此,人们每逢19的倍数生辰的时候,生日当天有可能既是农历生日又是公历生日。
但因为农历与公历的准确天数都不是整数,农历和公历在19年中的天数也有细微的差别
公历年号怎么写?
在写公历年号前面必要时要写上公元两个字,如公元2021年1月1日。不是必须要写公元两个字的直接写年号也可以。如2021年1月1日。简单写法可以这样写(21年1月1日),还可以这样写(21.1.1)。
公文写作中的日期书写格式 文件中的日期书写格式应为: 一、公历日期标准格式为;2007年2月6日;或:2007-02-06。 中文(农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或:丙戌年腊月十九日。
二、日期书写不得以小数点或顿号代替年月日,如:2007.2.6; 2007、2、6。
三、年月日中的年号必须写全,不能简写成: 07年2月6日;或: 07-02-06。
公历和阳历有什么区别?
1、国际通用的历法是以一年太阳回归年为周期,谓之太阳历,故称为阳历,全球公用,故亦称为公历。
2、是由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纪元方式,台湾人亦称为西历、西元。
3、我国以农业立国,节气时令与农业生产相关,故称为农历。
4、阳历即为公历,阴历即为农历。
5、都按农历算的,但后来人们用公历多了,就有人淡化了对农历的认知
出处不同: 公历就是阳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们平常的日期。 农历就是阴历,是我国古代用来农耕的日期,也就是日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2.
算法不同: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所定出的历法。农历是以太阴(月亮)绕地球为一个月,12个月为一年(闰年为13个月)所定出来的历法。(以闰月调节年之四时)
公历和阳历没有区别,都是指全 世界基本都在用的年历,而阴历只有中国在使用,阴历有24个节气,基本上半个月一个节气,阳历是没有的,阳历有圣诞节,阴历有春节,我们中国是阳历阴历并用,各有各的用处,互相各不干扰阳历向世界靠拢,阴历我们种庄稼看天气都能用。
人们常说的阴历、农历、阳历、公历如何区分?到底有什么意义?
公历阳历是一样的,最少的每月28天,30天,最多31天,月亮月圆不定时候。比阴历早。农历就是阴历,每月29天一30天。三年两闰月,月亮十五圆,24节气,农村人生日按阴历算。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等等按阴历算。
阳历和公历是一个意思,是西方历法,例如10月1国庆,1月1元旦等;
阴历是月亮历,以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比如每月初几初几的说法,指的就是阴历,因海洋潮汐直接受月球影响,所以海边一般都是阴历初一或十五出现较大的潮汐变化;
这里重点说一下农历,现在很多人把农历和阴历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历历法便是我国先民根据农作物种植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便是农历的历法,十二节便是月与月的交点,比如正月立春起,建十二地支寅,雨水为正月中气,二月为惊蛰起,建卯,春分为二月中气,以此类推,知道十二月为小寒开始,大寒为本月中气。
还需要提一点的是,我们平时都是以正月初一过年,属相也从过年算,其实新生儿的属相是以立春那一刻算起的,也就是俗话说的打春,比如今年阴历腊月三十11:14分左右交立春节,过了这个时间出生的孩子,即使没到第二天正月初一,也属猪
我想在开头大声强调:农历不是阴历!农历不是阴历!农历不是阴历!
开门见山,严格来说,本质上只存在两种历法,一种是阳历,一种是阴历(两个混合产生的混合历法,暂且不提)。
阳历按照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定历法,主要是在地球上通过观察太阳运动,现在我们有更高明的手段,可以得到回归年和恒星年的数据,古代人没什么办法,可以通过观察太阳高度或者其他方法得到。 阴历则是按在地球上观察月相的方法定历法,现对比较好理解一点。 所以阳历的问题就是地球整整绕太阳一圈的问题,只要在同一位置就是一年,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年”的概念是在“日”上建立起来的,是没有“月”这回事的。而阴历呢,月相一个周期则为一个月,“月”的概念在“日”上建立起来,和“年”没什么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阳历没有“月”,阴历没有“年”。当然这是帮助理解,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阳历把一年分12个月,而阴历把12个月加为一年。
下面在说说我们中国现在用的三种历法:公历、阴历、农历。公历是一种阳历,是西方人用的,名字叫格里高利历,经过多次改良, 我国在辛亥革命后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口里的阴历就是我国传统历法(名字叫阴历,其实是阴历的一种),不好意思,没人取名,现在用的叫紫金历……是一种阴历,不信你可以看看,每月的十五十六月亮都是圆的。农历,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它是一种阳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出“气”这个神奇的概念,这个“气” 控制世间一切物质规律,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都有定时,要命的是还被我们老祖宗不小心发现了。所以农历以指导农时为基础便发展起来了,所以它开始既没有“月”也没有“年”,全是自然景象什么冷啊(大寒、小寒),热啊(大暑、小暑),下雨啦(雨水),一类的。当然这是最开始,后来聪明的中国人发现这个和太阳有关系(万物生长靠太阳),就相当于将其定在了阳历上,从其本质上来说农历是阳历。
农历游离阴历外,所以再三强调,不要将农历和阴历混为一谈!!!
后来为了适合农历的广泛应用,将农历编入阴历里,就成了阴阳合历(说白了就是古代人民用阴历的时候可以知道节气。。) 实际上农历和阴历还是没有啥关系的。
阴历和阳历相对,农历和公历相对,历法不同,记事需要
一般认为,阴历和农历是一个意思;阳历和公历是一个意思。
古老的传统当中,大家都是用阴历的,也就是农历,包括人的生日,或者许多重要日子,也都用农历。老年人对农历的记忆尤其深刻,他们根据农历和二十四节气来安排一年的作息,农作物的种植与采割,能够做到相当精妙。
我们常说的“公元多少年”,这是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
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百度百科)
虽然公元纪年已经实施了好几十年,却改变不了中国古老的传统,而且,现在传统文化也被证实具有他们自身不可磨灭的价值,中国的传统佳节和二十四节气,也将作为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瑰宝而长期存在。
我们作为普通人,不必刻意去牢记不常用的历法,只需要在特别的日子留心一下,其实也不会对生活造成多大的困扰。
总之,不管哪种历法,只是我们记载时间的一种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选择不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简单说下历法纪年的问题。
现在中国采用公元纪年,这个是西方的纪年方法,采用的是太阳历。太阳历以观测太阳的运行规律而来,一年有365、2425天,因此四年置一闰年,加一天,366天,平年是365天。但是四年加起来又不足一天,于是规定四百年只有99闰年。所以闰年是能整除4的年份,另外整百年能整除400的才是闰年。比如1900年,不能整除400,不是闰年。
太阳历起源于古埃及。后在罗马帝国制定儒略历,比如七月JuIy是凯撒,八月August是奥古斯都(屋大维),屋大维将2月拿走一天放在8月,8月成为大月,而2月变成平年28天。后来教会制定格里高利历,一直通行至今。公元纪元将耶稣诞生年作公元元年,之前为公元前,倒推,没有公元零年。1949年中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中国的历法属于阴阳合历。阴历最早起源于两河流域,它是观察月亮的规律而制定的。阴历一年十二月合354天。中国的农历其实就是阴阳合历。为了调和阴阳历,中国人设置了阴历闰月,阴历阳历差了11天,三年就是33天,大概规律是三年一闰,五年两闰,七年三闰,十九年七闰。以十九年为一周期。也就是说你十九周岁时,与你出生那年的阴历阳历能重合(有可能差一天)。中国人把一年分为二四节气,以此来安排农业生产,因此称为农历。传说历法始于夏朝,故又称为夏历。
另外中国古代还创造了干支纪年,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子开始,一轮下来六十年。我们的生辰八字就是用干支纪年来算的。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喊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即184年是甲子年。由此可见汉代已经采用了干支纪年。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
另外中国古代还采用年号纪年,大概始于汉代。比如唐太宗贞观几年,玄宗时开元、天宝。到明朝时皇帝比较少任内更换年号了,清朝每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康熙雍正乾隆等都是年号。中华民国开始用黄帝纪年,后又用民国纪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历阳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历阳历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