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筝和古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筝和古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
古筝和古琴都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出现年代: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而古筝则出现于秦代,常被称为“秦筝”。
形状和结构:古琴的琴身像长形音箱,有七根弦;而古筝的构造相对复杂,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从最早的五弦发展至今为24至26弦。
音色:古琴的音色明净而浑厚,音量较小;而古筝的音色明亮、饱满、清脆,音量较大。
大小与携带:古琴小巧,方便携带;相比之下,古筝要大得多,不太方便携带。
演奏技巧和难度:古琴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和姿势,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而古筝则相对容易学习和演奏。
历史传承:古琴有大量传世的古曲,如《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欸乃》、《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等均直接传承于古谱,仅明、清两代就出版了以古琴专用“减字谱”形式印制的琴谱多达一百五十余部,历代古琴专用谱记有三千余首琴曲,除去同名不同版本的曲谱尚有六百余首。而古筝的古谱较少,以工尺谱形式记载,多见于各地域流传的民间曲牌,少数传承古曲。
总的来说,古筝和古琴虽然都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但在起源、形制、音乐特性、学习难度和历史传承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一、弦数不同
1、古琴:又称“七弦琴”,有七根弦。
2、古筝:古筝都有13根以上。所以从外形上古筝比古琴大了不少。古琴一般长为1.2米左右,宽约25至30厘米。古筝的规格一般长为1.6米左右,宽约40至50厘米。
二、产生的年代不同
1、古琴:古琴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距今有三千多年历史。
2、古筝:古筝又称“秦筝”,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三、音量不同
1、古琴: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能使人静心放松,是高雅的象征。在孔子推崇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就是乐中的必修课。
2、古筝:音量较大,音色相对明亮华丽悦耳。而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十大古曲中也是古琴曲居多,而古筝曲却很少。
四、演奏方法不同
1、古琴: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
2、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和掌握节奏,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
五、学习难度不同
1、古琴:弦数少,相对简单。
2、古筝:弦数多,所以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有:出现年代不同、外形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不同、演奏方法不同。
1、出现年代不同。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筝形成于秦代,也常被人称为“秦筝”。
舞蝶吟伏羲式古琴 老杉木伏羲式初学演奏古琴生漆手工精斫初学入门练习琴考级演奏古琴
2、外形不同。古琴琴身像长形音箱,有七根弦;古筝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由最早5弦发展至今为24-26弦。
3、音色不同。古琴的音色明净而浑厚;古筝的音色明亮,饱满,清脆。
4、音域不同。古琴的音域低沉;古筝的音域宽广。
5、演奏方法不同。古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古筝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控制弦的张力。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古琴和古筝区别如下:
1、形成年代
古琴:原名“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本世纪初期为了和其他乐器的统称区别,改称为“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有实据可考至少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古筝又名"秦筝"。早在战国的时候筝就已经流行了:“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罄筑、弹筝。”(《战国策—齐策》)。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
2、形制区别
古琴琴身以琴面与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系有7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雁足(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 24-26弦的筝。
3、音域、音色、表现力
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表现力丰富而形象。
4、曲谱
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多用"文字谱",到了唐朝后多用“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5、演奏方法
古琴的弹奏,多称为“抚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托、擘、打、摘等。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绰、注等等。古琴的弹奏还有很多琴道、琴德方面的讲究,因此自古以来琴家们往往都操守五不弹之原则。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是: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特点,声音浑厚凄婉。
古筝 :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
古筝特点:声音婉约优美而清脆。
古琴和古筝是经常会听到的两种乐器,那么古琴和古筝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历史渊源不同。古筝是在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下里巴人文化,而古琴则是伏羲创造的一种阳春白雪文化。
2、音色不同。古筝的旋律性是比较强的,而古琴的音调则是相对比较深沉的。
3、音域不同。古琴一弦多音,音域可以达到四个八度,而古筝的表现力相较于古琴则是有点差的。
4、演奏方法不同。古琴在弹奏的时候左手按弦,右手拨弦,而古筝则是通过左手对弦的张力进行控制,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共同进行拨弦操作。
外形区别:古筝一般比较长,古琴一般比古筝微短一些。
琴弦区别:古筝有21根琴弦,古琴一般只有7根琴弦,所以古琴又叫七弦琴。古筝上面有琴马,古琴不放琴马就可以弹出声音。
声音区别:古筝声音比古琴明亮,古琴声音相对低沉浑厚。适合曲目区别:流行歌曲或流行音乐用古筝演奏,古琴演奏一些古典曲目。
古筝和古琴的音质接近吗?
古筝和古琴虽然都是弹拨乐器,但是音色和音质上却有本质的区别,它们所表现的音乐风格也不一样。
古筝的音色特点主要是: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古筝的音质特点是通透明亮,清脆悦耳,如流水孱孱,如珠落玉盘。
古琴的音色特点是含蓄、浑厚、不张扬且余音长。通过不同的演奏指法,从而产生不同的音韵,使琴听起来及具有一种既内敛含蓄,又充满张力的音响效果。
古筝和古琴有什么区别?
首先,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在3000多年前,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
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
其二,形制上的区别: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
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纪60年代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于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音域、音色、表现力上的区别: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1-2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传谱不同: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逐渐演变为“减字谱";
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区别如下:
首先从琴体看,古筝琴身大,较长。古琴小些,短些。
再者古筝弦多,有二十一根弦。古琴弦少,有七根琴弦。
还有从声音辨别,古筝声调偏高,偏亮。古琴声音较低沉浑厚。
古筝常演奏流行歌曲和流行音乐。古琴则演奏一些古典乐曲。
古筝和古琴到底有什么区别?
1. 古筝和古琴有区别。
2. 古筝和古琴是两种不同的传统乐器。
古筝是一种弹拨乐器,有多根弦,演奏时需要用指甲或指尖弹拨弦音;而古琴是一种弹拨乐器,有七根弦,演奏时需要用指甲弹拨或用指尖拨弦音。
3. 古筝和古琴在音色、演奏技巧和曲目上也有一些不同。
古筝音色明亮、清脆,演奏技巧较为灵活,曲目涵盖了古代和现代的各种音乐风格;而古琴音色幽深、悠远,演奏技巧注重气韵和手法,曲目主要以古代文人音乐为主。
4. 此外,古筝和古琴在外形上也有一些区别。
古筝的共鸣箱较大,琴弦横放于共鸣箱上方,演奏时需要坐着弹奏;而古琴的共鸣箱较小,琴弦纵放于共鸣箱下方,演奏时可以坐着或站着弹奏。
综上所述,古筝和古琴在结构、演奏方式、音色和曲目上都有一些区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筝和古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筝和古琴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