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方正集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方正集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方正集团主营业务?
主要业务为分销信息产品业务及软件业务。 分销信息产品业务 分销业务主要为分销信息产品,包括惠普、华为三康、苹果电脑、国际商业机器、美国网件(Netgear)、康普(CommScope)及美国视算电脑(SGI)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的切换器、网络产品、伺服器、储存装置、工作站、手提电脑及屏幕投映机。
方正集团是国企吗?
方正集团是国企
公司全称是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方正集团是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王选院士是方正集团的技术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奠定了方正集团的起家之业。
方正集团坚持“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发展理念,矢志不移地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北大教学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0余年来,方正集团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壮大。方正集团以IT产业的不断深耕和发展为基础,逐步形成了IT、医疗、产业金融、产城融合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旗下拥有的上市公司包括:方正控股、北大医药、方正证券、中国高科。
方正集团属于什么性质的公司?
从股权构成来看,北大方正自1986年由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属于国有企业。从股份性质来看,北大方正有6家上市公司,都是股份制公司。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创立,王选院士是方正集团的技术决策者和创始人,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为方正集团奠定了基础,方正集团拥有并创造了对中国医学发展产业和IT产业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吸引了许多国际资本注入,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五大大型集团之一,业务领域覆盖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医药、房地产、金融和商品贸易等。
方正集团属于什么性质的公司?
大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
方正集团坚持“科技顶天、市场立地”的发展理念,矢志不移地践行“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北大教学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30余年来,方正集团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发展壮大。方正集团以IT产业的不断深耕和发展为基础,逐步形成了IT、医疗、产业金融、产城融合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旗下拥有的上市公司包括:方正控股、北大医药、方正证券、中国高科。
不能忽视的一个背景是方正集团为一家100%国有性质的校办企业 如今的方正集团在魏新带领下,正在进行多元化发展。
而揭开其面纱发现,软硬件业务都是其传统主业,而新近收购的钢铁、制药等实业类资产不过是财务稳定器,金融产业提供资本运作平台,所有这些都在为潜在的新主业提供支撑。多元化不过是其表象。
大型国企方正集团宣告破产,其总额高达3030亿的负债怎么办?
国企有强处也有弱点,占了便宜,也会吃亏。就拿海康威视和大华来说,海康国企大华民营,从数据看差一大截,大华差不少。同样在杭州收到的待遇也有差距。但是国企的缺陷就是太大了,总是从大处着手,拼价钱,拼人脉,拼主管单位(此处省略)。从没想到从技术上完全摆脱低端的竞争。人才,国企多,蠢才更多。人材要不能变成人精也会边蠢才。人精领导蠢才管理人材这是现状。民营的技术更先进,服务更好确不得不和国企打价格战,除非像华为一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或者有绝对的人脉。方正既没有技术,也没有市场,要是不能考国家贷款和优惠政策混日子,10年前就该倒闭了,3000多亿只是纸面数据,实际多了去。其实还是领导的问题,有这几千亿,像小米一样放贷,早就赚翻了,做啥电脑[捂脸][捂脸][大笑][大笑]
以前有一个老板他自己开了一家公司但是他自己不去管理,聘请人去管理老板一年四季很少去公司上班,有一次老板突然去公司看看可是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公司破产了。老板破产了公司的领导发财💰人家开了一家公司
作为中国最牛的校企,北大方正曾经可谓是叱咤风云,估计很多人都曾经使用过方正的产品。
一、先来了解一下方正集团的基本情况。
方正集团的前身是1986年设立的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我国著名两院院士王显发明的“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牌照系统”奠定了方正集团的基业。
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方正集团除了在自身主业不断发展壮大之外,还通过不断的并购扩大了版图规模,目前方正集团旗下业务涵盖了IT、医疗产业、产业金融、产城融合等业务,旗下更是拥有方正科技,北大医药,中国高科,方正证券4家A股上市公司,还有方正控股、北大资源两家港股上市公司,此外方正集团还拥有732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二、目前方正集团正面临着债务危机。
因为业务版图广泛,方正集团不论是从营收还是从资产规模来看,都是比较大的,据有关数据统计,在2019年9月底,方正集团总资产达到3657.1亿元,而2018年方正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333亿元。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很牛的企业却逃不过债务的累赘,虽然方正集团的资产规模非常庞大,但它的债务同样非常多,据有关数据统计截止2019年9月底,方正集团的负债总额达到了3030亿元,其中方正集团本部负债约700亿元,其他公司负债超过2300亿元,目前方正集团的总体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83%。
对于方大这种家大业大的企业来说,83%的负债率其实也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但关键的是目前方正集团已经出现了一些债务到期之后无法偿还的情况。
2020年2月21日,方正集团“19方正SCP002”20亿规模的债券到期,但是方正集团却没有按期支付本息资金并被上交所通告。
而在此之前的2月14日,北京银行因方正集团未能清偿债务,且明显不具有偿债能力,所以向法院申请对方正集团进行破产重整,在2月21日,方正集团已经对外发布公告称,目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裁定受理北京银行的申请。
除了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这些债务之外,实际上在最近一段时间,方正集团还会面临大量的到期债务,比如2019年12月2日联合资信就将北大方正主体的长期信用评级由AAA级下调至A,并透露北大方正一年内到期债券余额高达248.8亿元。
但按照目前方正集团的盈利情况来看,如果不能进行新的融资,光靠他们的盈利能力是很难偿还到期的一些债务的。最近几年方正集团基本上都处于亏损状态,比如2017年方正集团亏损6.63亿元,2018年亏损3.44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直接飙升到了31.9亿元。
一方面是经营出现大额亏损,另一方面却面临着巨额到期债务,如果方正集团没有新的融资手段,那就有可能面临大量到期债务违约的情况。
三、方正集团3000亿的债务何去何从?
作为最牛的校企,方正集团资产规模非常庞大,营业收入也比较高,但是方正集团最近几年就陷入了很被动的经营层面,这个有点出乎大家意料,毕竟方正集团作为一种高科技企业,背靠北京大学这个大树,本身就拥有很多技术优势。
然而正是这这样一家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却因为内部经营的一些斗争导致出现今天的局面,这个未免有点让人唏嘘不已。
但是面对3000亿的债务,估计目前最紧张的不是方正集团本身,因为方正集团是国企,而是银行等相关债权人。所以现在估计很多人都关心的是方正集团这3000亿的债务该怎么办?
按照目前方正集团的经营利润来以及信用评级来看,想要通过经营现金流或者外部融资来偿还债务,明显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最有可能的一种结果是进行重整。
这个所谓的重整跟破产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果方正集团真的破产了那么大部分债权人的债务都有可能收不回来。但是通过重整大部分债权人的债务还是有希望收回来的。
如果方正集团正式进入重整程序,那它就必须引入一些战略投资者,按照目前方正集团的一些资产和业务规模来看,它还是有很大的重整价值的,毕竟方正拥有3000多亿的资产,而且有6家上市公司,还有大量的技术积累,方正集团如果成功引入一些战略投资者进行重整之后,它还是有可能满血复活的。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面对方正集团3000多亿的债务,到底有谁敢接手。要知道3000多亿的债务可不是3亿的债务,并不是每个企业随便都可以拿出这么多钱来进行重整的。
不过按照方正集团的家底来看,我相信一旦进入重整程序后应该会有企业愿意接手,或者多个企业联合接手对方正集团进行重整,到时候这3000亿的债务自然会按时偿还。
但假如没有人愿意接手方正集团这个烫手的山芋,那最终重整失败之后,方正集团就只能走破产的程序了,一旦走上破产程序之后,这3000亿的债务大部分都有可能没法正常偿还了。
方正宣告破产这消息还是让许多网友挺意外的,这么一家背靠北大的大型国有IT企业竟然也能破产?但是,如果你早前就关注过方正这家企业,那对于今天的破产就不意外了,因此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端倪。
1、高达3030亿负债怎么办
先来回答题主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怎么处理方正这3000亿的负债。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方正将会进行重组,只要后续有人来接手。
按照《企业破产法》第2条和低7条的相关规定,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话,债权人有权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而目前债权人北京银行已经正式向法院申请重整,理由就是方正到期为清偿债务且无不具备偿还能力,但是有重整价值。
后续就看法院是否会接受北京银行的申请,如果法院受理并且后续裁定可以重整,那么方正将要在之后6个月内提交重整的方案,有合理理由的话可以再延期3个月。
同时按照重整的相关法规,方正需要就经营方案、债权分类、债权调整方案、债权受偿方案,以及重整计划执行,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出规划。
按现在的情形来看,法院同意重整的概率较大,这也意味着未来方正有最长9个月的重整时间。但是,如果最终各方没有就重整达成统一协议和法院批准,那么方正就会彻底走向破产,届时就会按照企业破产法的流程来执行。
2、如若重整谁来接手这个烂摊子
虽然债权人北京银行提请了重整申请,法院多半也会同意进行重整,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谁能来接手方正这个烂摊子,3000亿的负债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早在2019年方正首次出现债券违约的时候,就已经再喊要引入新的投资人,但传言中的各投资人始终未得到确认,都是无疾而终。显然,那些原本有意的投资者在看到如此大的窟窿之后不敢随意往里面跳,弄不好就拖累了自己原本健康的业务。此外,方正在2015年进行股权结构调整时还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方正未来的重整。
目前来看,还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来接手这个烂摊子,毕竟3000亿啊!中小企业接不动,大型国企在如今经济转型的档口有些自顾不暇,就看最后相关部门是否会出手协调。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而来,目前方正还未走出破产的边缘,现在债权人的重整申请只能说给了方正一个调整的机会,如果未来没人愿意来接手那就只能彻底破产清算了。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大型国企方正负债累累,面临着破产的局面,实在令人唏嘘。
方正的过去
方正集团依托北大,旗下拥有方正证券、北大医药等6家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度末,方正集团总资产超3600亿元,总负债3029.51亿元。
方正集团主要以IT产业为基础,逐步形成了IT、医疗、产业金融等业务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为什么会亏损如此严重?
归根结底,方正集团不断疯狂举债,不断跨界收购,它从金融机构获取上1000亿的授信额度,收购大量新项目,然而新项目的业绩却频频“爆雷”。
在2016年方正的净利润仅3.77亿元,其中还包含了2.5亿的政府补助。此后连年亏损,外加沉重债务,方正集团慢慢地陷入资金链崩盘的困境。最后连债劵到期也无力偿还。
不过北京银行最近向方正提起了重组的方案,而不是破产的局面,这让债权人、投资者稍微缓了一口气。
投资者的启示
这过程中最苦的就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上市企业发生破产危机,自己的投资款面临着亏损的情况,苦不堪言。
方正集团落得如此境地,也不由让投资者反思:通过借债一路蒙眼狂奔,这样的发展方式,实在是隐藏的极大的风险,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企业,都应该警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方正集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方正集团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