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摩尔定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摩尔定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摩尔定律是什么意思?
摩尔定律是贝尔实验室电子工程师尤金·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一条定律,它指出在同一价格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24个月就会增加一倍。也就是说,芯片性能每18-24个月就会提升一倍。摩尔定律预测,芯片的性能和复杂度每隔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摩尔定律的含义是:集成电路的复杂度和功能每隔18-24个月都会翻番增加,而价格保持不变,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强大、更先进的产品。
摩尔定律是什么?
摩尔定理
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
摩尔定律40周年
摩尔先生于40年前提出了摩尔定律。最早刊登摩尔定律的杂志是1965年4月19日出版的《电子学》,该期杂志发表了摩尔的一篇文章。摩尔在文中预测,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1975年他又提出修正说,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将每两年翻一番。当时摩尔还是仙童公司的电子工程师,而后于1968年共同创办英特尔,任副总裁,从此将intel的革命带入整个信息产业。
英特尔前任总裁gordonmoore在1965年4月19日的《电子学》(electronics)技术期刊上发表了摩尔定律。目前摩尔定律在芯片制造业已经经过证实。并有说法经过新的改良的芯片制造技术,摩尔定律还有望延续20年。
1965年4月,当时还是仙童公司电子工程师的摩尔在《电子学》杂志上发表文章预言,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将每年翻一番。1975年他又提出修正说,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将每两年翻一番。
当时,集成电路问世才6年。摩尔的实验室也只能将50只晶体管和电阻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摩尔当时的预测听起来好像是科幻小说;此后也不断有技术专家认为芯片集成的速度“已经到顶”。但事实证明,摩尔的预言是准确的。尽管这一技术进步的周期已经从最初预测的12个月延长到如今的近18个月,但“摩尔定律”依然有效。目前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已含有17亿个晶体管。
“摩尔定律”归纳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这40年里,计算机从神秘不可近的庞然大物变成多数人都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技术由实验室进入无数个普通家庭,因特网将全世界联系起来,多媒体视听设备丰富着每个人的生活。
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一个经验性规律。
它指出,在同一面积硅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24个月会增加一倍,性能也会相应提高。
换句话说,每隔18~24个月,芯片的性能会翻倍,尺寸则减半。
这个定律的提出与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成为指导集成电路工业的重要准则。
目前,随着硅晶体管的尺寸越来越小,摩尔定律面临着挑战,但仍然被视为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的经典定律之一。
摩尔定律指的是晶体管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倍,而芯片的价格却会下降一半的情况。
可以明确地说,摩尔定律是一个描述计算机芯片发展速度的经验规律。
据说摩尔定律的初衷是对维持计算机性能的生产成本做出预测。
这个定律由因特尔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第一次提出,他认为每隔约两年,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倍,而芯片的价格会减半。
这个观察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得到证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短短几年内看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高速增长的原因。
摩尔定律是由着名的物理学家戈登摩尔所提出来的一种物理定律。该定律主要揭示的是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根据摩尔定律的含义是,如果当前的集成电路板价格不变,那么集成电路板上所能够容纳的元器件数目在18到24个月的时间里面就会增加一倍,集成电路的性能也将会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是一条有关芯片集成度和计算性能的定律。它指出,每隔18-24个月,芯片功能集成度会翻一番,而价格则大致保持不变。这条定律是由美国物理学家Gordon Moore提出的,因此也被称为“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什么?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个月翻两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摩尔定律是什么?
是指揭示信息技术进步速度。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摩尔定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摩尔定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