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伊士曼柯达公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乔治·伊士曼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创建柯达公司的?
MIT的神秘捐赠人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创立于1861年,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世界最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但MIT创立之后,校园面积一直很小,在1917年还差点被哈佛大学合并。
1916年,麻省理工学院搬迁至剑桥市查尔斯河边,临近哈佛大学 ,校园面积扩大很多 。这个充满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校园,得益于一位匿名捐款人的捐助,这位先生自1912至1920年期间向MIT捐助了两千万美元和柯达公司的股票,在当时堪称是一笔巨款。1920年1月,这位匿名人士的身份曝光——伟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乔治·伊士曼。
辍学养家
1854年7月12日,乔治·伊士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沃特维尔。在他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一下子承担起抚养全家的重任。为了帮助家 里,伊士曼14岁时辍学,去保险公司打杂,一周工资3美元。在保险行业干了5 年之后,1874年,他成为罗彻斯特储蓄银行的一名低级职员,每周工资15美元。
创办柯达
1879年,伊士曼计划去圣多明各度假,为了记录旅行的美好时刻,他花了94美元买了一套摄影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相设备。从此,他开启了与摄影行业一生的缘分。
1881年,伊士曼用他多年积蓄的5500美元作为资金,在罗切斯特创立了柯达公司的前身——伊士曼干板制造公司。
1886年,他研制的新式照相机终于诞生了!伊士曼想了很久,为自己的新产品创造了一个新单词——“柯达”。
1892年,伊士曼把公司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1895年,柯达公司以售价5美元的傻瓜式照相机投放市场,再次改变了历史。
人生的另一面
伊士曼终生未婚,他把慈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当时,许多学校、医院和艺术中心都收到过署名“史密斯”的捐款,但人们并不知道是谁捐的。直到他逝世后人们才知道,这是伊士曼用的假名字。
伊士曼一生在慈善事业的捐款超过了1亿美元。在当时,1亿美元是一笔极其巨大的财富。
1932年3月14日,因为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伊士曼在纽约州罗彻斯特的家中自杀。他在遗言中说:“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何必再等待死亡?”。
说到乔治·伊士曼,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到傻瓜相机。“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你只按下快门,剩下的事情我们来做)”20世纪60年代,柯达公司已经一统美国胶卷市场,今天伊士曼柯达已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我们先来说一说伊士曼的人生经历。出生于1854年7月12日的伊士曼,家境十分殷实。他的父亲开了一所名为伊士曼商业学院的商校。但是随着他父亲的去世,伊士曼家族很快衰落。当时他的姐姐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年仅14岁的伊士曼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伊士曼的学业并不十分出色,14岁离开学校,15岁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当他渐渐意识到学历的重要性,他开始学习会计学,20岁时在储蓄银行当低级职员。
伊士曼终身未娶,把一生都献给了事业。但是他的闲暇生活也并不十分无聊,他保持活力,和朋友一起远征非洲狩猎、到野外露营;他还喜欢音乐,组建并赞助了罗彻斯特交响乐团以及罗彻斯特大学里的伊士曼音乐学院。
在他完成了伟业之后,1932年3月14日,病中的他邀请周围一些朋友去见证他修改遗嘱,把剩余大部分财产赠予罗彻斯特大学,随后留下一张便条,“我的工作已完成,还等什么”,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
说到他创立柯达公司的渊源,不得不从一次旅行开始说起。就在他在储蓄银行当职员的4年后,不知是生活无望还是压力太大,他决定去位于加勒比海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圣多明戈,给自己放个假。
在这场期望已久的旅行中,他带着繁琐的照相器材。当时拍一张照片要让照相机保持10~40秒的静止,才能拍到所要的照片,影像是照在插到照相机背面的粗重、易碎的玻璃板上的,在拍照前还得把这些玻璃板涂上显影乳剂,拍一张照片,总共要花掉20多分钟。
但这些并没有打消他学习性的兴趣,慢慢的伊斯曼竟然成了在摄影方面的专家。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伊世曼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时,他为之不懈努力。伊士曼是一个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
在进入摄影行业不久之后他就为干版照相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乳剂配方。为了解决怎样把乳剂涂到板上的问题,他居然造了一部涂版机,并且意识到大量生产一致可靠的产品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有了想法,下一步就是资金的问题。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不久他就得到了一位来自他母亲过去的房客——亨利斯特朗的资助,这笔钱算是亨利斯特朗的入股资金。
接下来伊士曼为自己的公司创造了“kodak”(柯达)的企业商标。你这个名字他是这样解释的——因为这个名字是我独创的,所以它简洁、不会被读错并且独特。
不久新型柯达照相机问世了,这种照相机拍照时要做的,只是把照相机打开,顶部一个尖尖的凹器对准被拍的物体就可以了。他成功的把摄影术减少到仅仅三个步骤。
有了产品下一步就是销售了。不得不说伊士曼具有超前的思维,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广告的威力。他打造的柯达女郎充满朝气,无拘无束。几十年来柯达女郎的百变形象一直用于推销柯达产品,他的名字深入人心。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那时的伊士曼似乎还是一个人力资源管理师。他提倡与员工建立良好关系,积极鼓励工人可以提出增强效率的想法,对有创意的提案给予奖励,同时与员工分享他巨额的私人利润。他把公司建立在劳资双方互相尊重的基础上。
如今柯达公司已经步入全美国最大的25家企业之列。从一个苦儿变富翁,伊士曼实现了人生的蜕变,这种创新意识也值得当代每一个人学习。
乔治•伊士曼( 1854年一1932年),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他中学辍学,按当时的学业标准评价,他被视为“没有特殊天份”的学生。他家境贫穷,在很小的时候起,就担负起照顾寡居的母亲和两个妹妹的生活,其中一个妹妹还严重残疾。14 岁便在保险公司做勤杂工,就此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来在当地一家银行谋得一职。 他就是乔治·伊士曼先生,他具有克服财政困难的能力,组织和管理的天份,他活跃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使其在 25 岁左右便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并带领他的伊士曼柯达 (Eastman Kodak) 公司走在美国业界的最前沿。伊士曼作为帝国的 开创者,他优秀的管理艺术为人所熟知。除 此之外,他为电影也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1889年,伊士曼发明了新型感光胶片,这 项发明为电影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时至 今日,柯达公司对电影仍然贡献突出。1985 年,柯达公司正式宣布加入视频市场,柯达 的竞争力与日 俱增。
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和商人亨利·斯壮在1881年建立的“伊斯曼干版公司”。 作为胶卷、胶片和第一部给非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的研发者,例如布朗尼和Instamatic,该公司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片供应商之一,包括业余和专业市场。它也进入了其他影像相关领域(例如医疗影像),并继续致力于在不断增长的数码摄影和数码成像行业获得更坚实的立足点。 该公司前身为“伊士曼公司”,后由于生产的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名为“柯达(Kodak)”,遂改名。乔治·伊士曼在被人问及此事时回答说:“从语言学上说,‘柯达(Kodak)’这个词就像婴儿说的第个‘goo’一样毫无意义—简洁、突兀、甚至有点粗鲁,字面上两端都由坚定不妥协的辅音字母截断,听起来就像你面前的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这不就是最好的名字!”该款相机获得巨大成功,“柯达(Kodak)”这个词由此被加入到公司的名称中。到2004年底,这些变化反映了柯达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新兴的数码市场中。 柯达图文影像集团自2005年6月完成对克里奥的并购后,正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图文影像新时代。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图文影像产品与服务的全方位大型跨国公司,印艺业的客户可以在柯达图文影像世界里得到最广泛、集成的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从图文影像的智能输入、设计、输出、再到图文影像的流程管理、远程管理和存储管理、咨询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并购的成功标志着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实现了向数字化的转型成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影像业向数码图文影像业的过渡,初步完成了柯达图文影像集团在数码领域的战略部署。
伊士曼柯达公司自1880年成立以来,柯达一直在全球影像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业务多元化,涵盖传统卤化银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各方面。柯达公司主要从事传统和数码影像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服务对象包括一般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医疗服务机构、娱乐业以及其他商业客户。公司设有四个业务部门:摄影事业部,医疗影像部,商业影像部和元器件事业部。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规模和众多的行业伙伴关系,柯达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包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柯达120多年的历史正是世界影像行业发展的缩影。
1880年,当时还是银行职员的乔治伊士曼开始利用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批量生产摄影干版,伊士曼发明了胶卷,摄影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柯达照相机在1888年推出,伊士曼奠定了摄影大众化的基础。几经变化之后,伊士曼的公司在1892年更名为伊士曼柯达公司。
你来按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一生致力于让摄影如铅笔般方便使用的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是相机胶卷的发明人,也是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的创办人,并将世界上第一台亲民的相机递到人们手中,使拍照这件事从此不再笨重复杂。伊士曼的志业不但推动了摄影产业的进步,也改变了人类记录生活的方式。
柯达于1889 年的广告文宣
1854 年的7 月12 日伊士曼出生于纽约,但在他12 岁时,经营商业学院的父亲便英年早逝,家中经济状况也因此陷入困境,年纪轻轻的伊士曼只好在15 岁那年放弃学业,进入保险公司工作。
虽然早年的命运多舛,但伊士曼后来透过半工半读,在职场上累积了丰富历练,20 岁初头就存到大量的积蓄,甚至起了经营房地产的念头,并计画到土地投资热潮正兴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旅游。当时有位朋友建议他,若要最完整地记录旅游过程和当地环境就要带着相机,1877 年,伊士曼买下了人生中第一台摄影器材。
后来,这趟炒地皮之旅没有成行,但他却因此迷上了摄影。
伊士曼形容当时的摄影装备就像一马车的负担,光是相机体积就和一台微波炉相当,加上那时所使用的湿版摄影技术,必须让玻璃在保持湿润的状态下曝光和显影,若再带上脚架、遮光帐篷与各种化学药剂等器材,耗费的人力、时间与金钱都过于高昂。伊士曼便因为对摄影的热爱,全心投入了摄影技术的改良。
经过了三年时间和大量的实验,伊士曼不只发明出干胶卷,也申请了可生产大量胶卷的专利,并于1881 年与摄影业界的商人亨利斯壮(Henry A. Strong)成立伊士曼干胶卷公司(Eastman Dry Plate Company),1888 年推出第一台手持相机。伊士曼庞大的摄影王国就此出现,而这间公司后来也改名为现今广为人知的柯达。
伊士曼
伊士曼的一生传奇精彩,就连最后也戏剧性地作结,在老年时健康状况急转直下的伊士曼,也许是习惯了积极努力的人生,害怕面对苟延残喘的自己。1932年3月14日,伊斯曼邀请一些亲近的朋友到家里聊天叙旧,就在客人离开之后,伊士曼朝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亲手结束这辉煌的一生。后来他的管家发现了一张纸条,写着:给我的朋友们:我的事都做完了,还等什么呢?(To my friends, My work is done. Why wait?)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伊士曼柯达公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伊士曼柯达公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