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画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中画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画幅优缺点?
1、对焦一般,抓拍基本会糊,适合风景或者静态人像。如果转接手动头,峰值对焦准确性不足,要放大了细细对才行。而富士的对焦,在中画幅里还算最好的。
2、防抖一般,机身没防抖,暗光很容易糊片。
3、机身偏大,gfx50r是最小的中画幅了,但是比索尼a7系列还是大了一大圈。虽然不算重,但是一大坨,这个看个人喜好吧。
4、镜头偏少,这是最关键的,镜头群不丰富,镜头是摄影创作的核心工具,没有镜头,有些题材你就是拍不了,中画幅的镜头,原厂贵副厂少,镜头群不丰富。贵的镜头光圈最大也只能做到2.8。
5、中画幅价格较贵,一台中画幅机身,带几个镜头,再加上大容量卡,电脑硬件设施等等,中画幅得10万元预算起,高于全画幅5万的花销一倍。
6、中画幅应用领域狭窄,不像全画幅万金油那种,上拍天文下拍地理的,所以用的人少。
大画幅、全画幅和中画幅有什么区别?
指的是底片或者感光元件的大小,从大到小是:大画幅、中画幅、全画幅。全画幅,电子底片面积相当于传统胶片的面积,这个画幅基本上在消费市场上比较普及,尼康和佳能的全画幅相机市场销量可观。价格一万到三四万不等,莱卡也有几款全画幅,但是价格在四五万以上,普通消费者不会买的。中画幅是市场上还算能见到的产品,画幅比全画幅大好几倍。画质也超好,一般在哈苏,飞思,莱卡相机上有配置,价格也高的不得了,十几万二三十万不等。大画幅,只是特殊用途,没有真正推向商业市场,属于痴迷的摄影爱好者,创作用的。操作很复杂,镜头很多,操作就是个技术活。一台大画幅相机好几十斤甚至上百斤重,很大,还有暗箱什么的。
中画幅相机十大排名?
1、哈苏相机
见证并记录了人类发展史上众多里程碑瞬间,包括人类首次登月。
哈苏在太空中最具标志性的时刻之一,是阿波罗 11 号登陆月球的瞬间——这是人类首次离开自己星球。一台哈苏 500EL 相机被选中,用以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也因此成为了首台登月相机。
2、飞思Phase One
飞思Phase One A/S成立于90年代初期,是世界领先的中画幅数码摄影系统和为专业摄影师提供成像解决方案和工业应用的供应商。飞思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在纽约、东京、科隆、上海和特拉维夫设有办事处。
中画幅 镜头 特点?
1、对焦一般,抓拍基本会糊,适合风景或者静态人像。如果转接手动头,峰值对焦准确性不足,要放大了细细对才行。而富士的对焦,在中画幅里还算最好的。
2、防抖一般,机身没防抖,暗光很容易糊片。
3、机身偏大,gfx50r是最小的中画幅了,但是比索尼a7系列还是大了一大圈。虽然不算重,但是一大坨,这个看个人喜好吧。
4、镜头偏少,这是最关键的,镜头群不丰富,镜头是摄影创作的核心工具,没有镜头,有些题材你就是拍不了,中画幅的镜头,原厂贵副厂少,镜头群不丰富。贵的镜头光圈最大也只能做到2.8。
5、中画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有点小贵,我非常喜欢中画幅相机,也预计买一台富士中画幅,经过我的测算,一台中画幅机身,带几个镜头,再加上大容量卡,电脑硬件设施等等,想玩中画幅的人得10万元预算起,高于全画幅5万的花销一倍,所以放弃了中画幅的念头。
6、中画幅应用领域狭窄,不像全画幅万金油那种,上拍天文下拍地理的,所以用的人少。对于不是发烧友来讲,中画幅的画幅过剩,只拍一个纪念照,手机都应付了,没必要上又大又不好操作的中画幅。
中画幅相机是什么?
中画幅是指相机底片或数码传感器的尺寸介于35mm全画幅和4x5英寸大画幅之间的规格。
相对于35mm全画幅来说,中画幅相机可以拍摄更高质量的照片,拥有更宽广的视角和更好的景深控制。
中画幅相机常用于商业摄影、肖像摄影、风光摄影等领域,因为它们有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大的动态范围,使图片更加细腻和真实。
中画幅相机和全画幅相机我该怎么选?
这是一个好问题。未来的相机会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轻便易用,一个是专业高端。
轻便易用,可能是往半画幅微单的方向,而专业高端,除了现在的全画幅单反或无反外,无疑新的方向就是中画幅了。
但中画幅相机目前来说,还不够接地气,主要原因是机身价格较高,另外配套镜头较贵,若非专业使用,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过于奢侈了。
一、中画幅相机与全画幅相机的差别
1、成像单元面积不同
这是最为直观的一个不同点了。根据成像单元面积计算算,中画幅约为44×33mm而全画幅是36×24mm,从感光元件面积上来看,中画幅约为全画幅的1.68倍。
2、像素密度
由于成像单元面积更大,更容易获得更小的像素密度,其对于画质来讲是更有优势的。
3、配套镜头更大
由于镜头要覆盖中画幅的成像单元,显然要将镜头做的更大。这可能涉及到成本问题。
中画幅的优势
1、成像细腻
如上所说,由于成像单元的面积更大,在保持像素密度的前题下,更容易安排更高像素。所以一般中画幅都是5000万像素起跳的,可以轻松做到超过1亿像素。
由于更低的像素密度,成像可以更加优质。
2、可裁切空间大
高像素带来后期高可裁切性。例如1亿像素的富士中画幅相机,就可以带来相对于5D4的3000万像素约3倍以上的裁切空间。这在生态摄影、风光摄影中,对于后期的重构图带来很大的灵活性。
3、商用范围广
由于输出文件尺寸更大,对于户外大幅面输出的商业广告之用,再合适不过了。
中画幅的劣势
1、体积大
由于成像单元面积大,一般来说中画幅相机的体积和重量比起全画幅相机,都要大和重上许多。中画幅的便携性能就要差上不少。
2、成本高
成像单元是相机中最重要的元件,加上要处理成像的图像处理器配置也要更高,所以中画幅相机的成本都比全画幅相机要高。
3、配套镜头少且贵
我们在上面来说,由于镜头的像场要覆盖中画幅的成像单元,一般需要将镜头做的更粗更大,这样制造成本和研发要求也更高。所以中画幅相机的镜头配套相对较少,且价格都比较贵。
4、高感差,对拍照要求高
高像素值一般来说高感不会太好,且对于相机的抖动更加敏感。所以我们使用中画幅的时候,必须上三脚架,或者是使用更高的安全快门。
5、存储成本高
高像素带来高输出的文件尺寸,存储卡要大了,家里的硬盘也得换更大的,不然如何装的下这些文件呢。
6、后期处理成本高
这个也是一个附带的后果。也就是电脑的配置要更高,不然在用PS处理图像的时候,电脑会卡得让你怀疑人生的。
所以中画幅带来的成像上的提升是明显的,但也要看到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因此目前来说中画幅的使用范围还主要局限在商用领域,对于普通摄影者来说,高像素并不意味着更好的画质,也意味着更大的付出,还是要理性抉择!
全幅单反或者微单 拍摄响应快 连拍高 重量轻便 价格相对便宜 适合全天候工作 特别是运动题材或者抓拍类中画幅 单反或者微单 因为富士gfx系列和哈苏x1d系列的出现 中画幅也有了轻便的选择 高感上中画幅也有了前面两个和645z这些不输全画幅的 但是就目前来说 中画幅连拍都很低 所以运动题材或者抓拍的话就不能选她了除此之外只要预算足够都可以考虑中幅相比全画幅 中幅质感更好 成像更扎实 色彩过渡也比全幅好 还有层次感等 几乎全面超越全画幅 在风景 建筑 人像 室内棚拍方面都比全幅有更好的表现如果追求画质 那一定要早上中画幅其实现在飞思老背后如p25 p45这些已经很便宜 比顶级全幅还便宜 完全可以体验下中画幅的感觉。
1.价格体积差:两者价格差距巨大,无论是机身还是镜头(最便宜的富士50r机身2.5万多),而且中画幅机器的体积绝大多数远大于全画幅。
2.对焦连拍差:中画幅连拍和对焦性能普遍不如全画幅,也就是说想拿小巧的50r、x1d拍个比赛啥的就不适合。
3.画质差:俗话说底大一级压死人,同一代纪的相机,中画幅像素远高于全画幅,同时raw格式的色彩位数更高,画质更细腻。
如果不差钱,不在乎体积,可以牺牲一些便利性,后期的电脑性能够好,又喜欢输出大画幅的作品,中画幅非常适合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画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画幅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