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全快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安全快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安全快门安全快门速度怎么计算?
安全快门,就是一般多数人手端着不抖,拍出来不模糊的快门速度。比如现在用100mm拍摄,安全快门就是1/100秒。以此类推。当然,这是很主观的东西。有的人训练有素,掌握呼吸之间拍摄技巧,一样可以突破极限,用很慢的速度拍出清晰照片。
在摄影而言,就是指保证照片不会因抖动而模糊的最低快门速度
一般情况,安全快门速度是镜头焦距倒数,比如,135MM的镜头,快门速度就应该在1/135以上
现在相机和镜头有减震,允许适当减慢快门
半画幅相机用全画幅镜头时,等效焦距要调节到1.6倍,那么此时安全快门应该怎么确认?有哪些技巧?
安全快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这东西一点都不绝对,就是一个大概参考值。
安全快门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曝光时保证画面不受抖动影响(这个抖动包括按下快门时的机振和手抖)而产生糊片的最低快门。
常规的说法是焦距的倒数(全画幅),即1/焦距,例如50焦段的安全快门为1/50秒。
转换到c幅上,则是同样乘以转换系数后的等效视角倒数,例如50焦段在aps-c幅机身上×1.6的系数(佳能),安全快门为1/80秒。
但这玩意不客观啊,本身安全快门就是胶片时代的说法,决定最低快门的原因除了焦段外,每个人手持相机的稳定度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像素密度(我觉得这才是c幅安全快门要乘以相应系数的原因,毕竟镜头实际焦段没发生变化只是视角)。
像素高低决定了像素密度也不同,例如某镜头你用1/50秒在5d3上不糊片,在5dsr上就可能糊了。(5d3是两千多万,5dsr是五千万像素)
还有就是实际拍摄的物体,是运动物体还是静物?最后照片要在多大的屏幕上呈现?这些都是影响快门的因素。
不能过分相信这种安全快门公式,没把握的话,实地拍一张,放大查看,这样最靠谱,拍的多了,自然大概有数了。
当设置了安全快门之后,摄影就一定不会出糊片吗?
“安全快门” 是拍摄时所使用的镜头焦距的倒数,是保证成像清晰的理论最慢快门速度。
例如若使用105mm焦距段拍摄,为了保证成像清晰,快门速度最好不低于1/125秒,这个快门速度,就是此时的安全快门。
那么,当设置了安全快门之后,是不是就一定能确保成像清晰呢?先来看下面这张照片。
照片参数f4.5,快门1/200秒,ISO100,镜头焦距135mm。在安全快门状态下,这张照片成像清晰。
再来看下面这张照片。
照片参数同样是f4.5,快门1/200秒,ISO100,镜头焦距135mm。在安全快门状态下,照片却是模糊的!
放大看,骑手的头盔和摩托车都不清晰。也就是说,同样是在安全快门状态下,一张成像清晰,另一张却成像模糊。
这就证明,在拍摄过程中相机的轻微抖动,也会直接导致图像模糊。即便设置了安全快门,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如果相机抖动,也会导致糊片。
所谓的 “安全快门” 只是一个相对的理论值,在拍摄时要想确保成像清晰,除了选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外,还必须养成良好的拍摄习惯。
所以只有在安全快门状态下,又能做到相机稳定,才能确保成像清晰。如果拍摄时手抖,则会功亏一篑,肯定糊片!
当设置了安全快门之后,摄影就一定不会出糊片吗?
设置安全快门后,糊片也是常态发生的。
我们知道,一般镜头的安全快门是焦距的倒数,这个数值其实只是参考值,而不是必须的。
有时我们用比较低的快门拍摄时,也会拍摄出较为清晰的影像,而有时,我们用快速快门拍摄时,也会出现照片失焦或是不清晰的画面。
安全快门值,其实只是一个参考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正常拍摄时,应当保证快门的速度,但往往在实际拍摄中,难免会出现各类情况,有时并不能保证这个数值。
我见过有些朋友用很低的速度手持拍摄,也能拍摄出很清晰的画面,一个人拍摄时的经验,按下快门时的手法与技巧等,都会影响清晰度。
一般情况下,在安全快门下,再加上稳定的按快门技巧,很多情况下会拍摄出清晰的画面。
一个很有责任感的摄影师,常常会用到三脚架或是快门线,如果有可能,我们也使用这些附件吧,让我们拍摄出满意的作品。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朋友补充。
盼点赞支持。
剑舞影像,西部摄影爱好者,欢迎关注
安全快门的倒数原则的合理变量范围是多少?
安全快门是手持的情况下,能保证照片不虚的快门速度,只能是参考用,甚至连参考价值都没有。因为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使用情况不同,安全快门数值差异会很大。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同一个人用不同的相机和镜头,安全快门是不一样的,比如防抖的镜头,比如五轴防抖的机身,和完全没有防抖的相机镜头,差异就很大。
同样的镜头和机身,不同人使用,安全快门也不一样,女生使用大机器加长焦,她拿起来都困难,安全快门就没有参考意义了。
同一个人,同一相机,手持的姿势不同,安全快门也会不同。比如有时在困难的拍摄条件下,我们要高举相机,或者伸长胳膊按快门,这和我们平时两胳膊夹紧,一手托住,一手轻抹快门的正常姿势,要相差很多。
所以安全快门本身仅是一个参考值,一般是在教科书里才会出现,实践出真知,只有多拍了,才能找到自己适用的安全快门。
关于安全快门的倒数原则从理论上讲是所有镜头焦距的倒数,如使用200mm长的镜头,其理论上讲拍照的快门速度应当不低于1/200秒。
但是在实际拍摄中,所面临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其合理的变量也应当根据自己所使用的器材、拍摄的环境和拍摄对象来定。具体来讲,一是器材的防抖性能。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部分镜头都具备了防抖功能,这样的话往往可在原有理论值的基础上再降低两档快门速度,而以奥巴为代表的微单相机,由于其机内五轴防抖再加上镜头防抖,则可使快门速度降低5一6档左右,所以这个变量范围还是很广大。二是虽说可有效控制安全快门,但因拍摄对象的需求,却不能完全按照安全快门理论值去设置,而是应根据需求,通过调整感光度来保证被摄物的清晰度,不能一味强调安门快门。
摄影中的安全快门和使用的焦距段是怎么计算的?
为了避免摄影人拍虚照片,安全快门从胶片时代一直存在着,所谓安全快门,手持拍摄静态物体时,不易拍虚照片的快门速度。
安全快门的计算和你所使用的相机画幅及拍摄时所使用的镜头焦段有直接关系
使用全画幅相机的计算方式如下:安全快门=1/焦距
举例来说,如果使用的是佳能5D4相机,70-200mm镜头拍摄,当使用200mm拍摄时,安全快门速度为200的倒数:1/200,当使用70mm拍摄时,安全快门为70的倒数: 1/70,换句话说,镜头焦段越长,需要的快门速度就越快, 否则照片就易被拍虚。
使用半画幅相机的计算方式如下:安全快门=1/焦距*1.5 (佳能* 1.6)
举例来说:使用尼康D7200相机,18-105镜头拍摄,当使用105mm拍摄时,安全快门速度为(1.5*105)=157的倒数:约等于1/160,当使用70mm拍摄时,安全快门为(1.5*70)=105的倒数: 1/105,显而易见,在相同镜头焦段下,因为半画幅相机需要换算等效焦距系数,快门速度需要更快才可以。
最后再强调下,安全快门仅针对在拍摄静态物体时才有效,如果你是在移动的车上,拍摄一个奔跑着的豹子,安全快门的计算结果完全无效,如果是在这种情况想拍摄清晰的物体,需要根据移动物体的速度设置快门速度。
BY 郭卫
导致相机震动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手震和机震。手震是指手持相机拍摄时,把持不稳而导致的画面由震动引起的不实现象;机震是指相机的机械传导致使画面震动,比如,反光板的起落的震动。
作为摄影师,在我一开始没买相机的时候,第一个听到的词就是安全快门,当时就觉得很神秘,为什么要有安全快门的存在呢?安全快门和普通快门什么区别呢?先来梳理一下吧。
什么叫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是指在你为了自己拍摄画面清晰锐利,避免因为相机的抖动或者因为相机的不稳造成照片的模糊,在这个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低的快门速度,简称为安全快门。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安全快门下拍摄,画面肯定就是清晰的。这里对焦模式,镜头是否跑焦,iso和光圈数值不参与讨论。
安全快门取决于哪些方面呢?
安全快门取决于你使用的器材,拍摄的环境,还有你自己拍摄的对象。一般我们在iso和光圈固定的情况下,在一个相对较暗的情况下,进行拍摄,为了确保安全快门,我给你的建议是上架子进行拍摄,可以防止画面因为安全快门过低,产生抖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拍糊了。如果你是大光圈,那么快门速度可以稍微低些,进光量大。这些因素都是决定你安全快门的决定性因素,都是为了把照片拍清晰了。
安全快门我们怎么来看呢?
安全快门,在排除机身,三脚架这些保证稳定的辅助设备下面,安全快门一般就是镜头焦段的倒数,比如你的镜头焦段开到200,那么安全快门就是200分之一,在这个安全快门的前提下,你在进行一个光圈和iso的选择,为了保证画面清晰前提下,一般我们都是这么设置和操作。 如果你是铁手,那么你安全快门可以更低,我见过手持200端拍10分之一秒的。
延伸说下,为何长焦一般都带防抖哦?
长焦带防抖是为了确保安全快门,可以让安全快门更低。比如我们使用的是200端的长焦镜头,那么安全快门是200,但是一般是3级防抖,所谓一档快门,一档防抖,在3级防抖前提下,那200分之一的快门距离。200分之一,160分之一,125分之一,100分之1。那么你在防抖3级全开的前提下,安全快门可以达到100分之一,在iso不能设置于过高,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可以更好的确保画面的清晰。
对于安全快门,我们可以在自己确保画面不抖动的前提下,去设置,不是恒定,当你像巨石强森一样,你安全快门可能手持一秒都可以了,谁又说得准呢?安全快门是基础,但是不是全部,只有你技术提升,心里有底,即便快门很低,一样可以拍摄出最美的大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别忘了关注头条号,并点赞哦!
摄影中的安全快门和使用的焦距段是怎么计算的?
全画幅相机中
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换算(大致估算),就是你当时所使用镜头的焦距数的倒数,
如,你当前所用的焦距200MM,那现在的安全快门应该不低到1/200秒,以前的以此类推。
半画幅相机可以参考以下图片:
摄影中的安全快门并非是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的结果,它只是一个经验值。通常用焦距的倒数来选择快门,也就是焦距越长,快门速度越快,以此来减轻相机产生的晃动,减轻照片产生模糊的可能。所谓安全快门也是相对的,主要还是需要拍摄者手持相机要稳,基本功要扎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全快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全快门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