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唱歌唱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唱歌唱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通常唱歌有几种唱法?
通常的唱法一共有三种,目前大多数都是流行唱法。想学更多的唱歌技巧可以来学习进步。
美声唱法:这种唱法是从宗教音乐的背景中诞生的,最早源自“阉人歌手”。“阉人歌手”所创造的一整套歌唱方法被保留下来,经整理改良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意大利古典唱法的一种特殊发声方法和声音形式,即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形成后,陆续向欧洲其它国家扩展。
民族唱法(中国唱法):起源于我国,它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就不算一些少数民族的声乐文化传统。就占人口最多的汉族来说,都有着非常惊人的十分丰富的声乐文化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长期的歌唱实践,由语言特点、歌唱习惯、生活格调、乐曲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所累积起来的。
流行唱法(通俗唱法):“流行音乐”源自英语“Popular Music”,简称“POP”。泛指非古典音乐。 非古典音乐包括摇滚乐、爵士乐、民谣、说唱音乐、灵歌、布鲁斯以及歌舞剧,乃至各种流行音乐。这些非古典音乐即流行音乐的歌唱方法统称流行唱法。
想学更多的唱歌技巧可以来一起交流,零基础声乐公开课可以来一起进步!
下面对三种唱法在嗓音运用上的异同进行综合的比较:
一、呼吸的运用
美声唱法有一整套训练呼吸的方法,可见其对呼吸的重视,它多运用横膈膜呼吸,要求吸得深而饱满,气息流畅自如,声音托在气上。民族唱法在呼吸上跟美声方式完全相同,只是在气量上美声需要更大更多,因为美声唱法服务于歌剧,歌剧是没有麦克演唱的,声音需要穿越几十人的乐队传给上千人听,这是需要非常深厚的呼吸技术。民族唱法一般用麦克演唱所以保证声音即可不太需求大音量。引用著名歌唱家吴雁泽先生的一句话叫做“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通俗唱法讲求气声唱法,同样需要大气量,在叹气方面需要一些漏气的技巧,这在美声跟民族唱法中是不允许的。
二、喉位的区别
美声唱法要求喉头下降,保持在吸气时的低部位,喉咙打开,特别要把喉咙低部打开,发音管拉长,稳定喉器。认为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开喉是发声的关键。民族唱法认为喉咙打开的大小或喉位的高低,应就作品风格的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地要喉咙开大,允许喉头上下挪动,唱山歌或某些风格性作品时,喉头可上移。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民族唱法较美声唱法的喉位略偏高喉咙打开得也较小些。而通俗唱法男女声都以真声为主,喉位普遍偏高,喉咙打开不大,一切服从风格的需要。
三、共鸣方面的对比
美声唱法讲究混合共鸣,强调整体歌唱感,整个声区充分发挥共鸣作用,要求声区统一,转换音区不能有痕迹,因此音量大,穿透力强,不必借助麦克风来扩大音响。民族唱法多用局部共鸣,允许中间换气,形成独特风格。民族传统唱法中称头腔共鸣为“脑后音”,胸腔共鸣为“膛音”。通俗唱法,由于借助话筒扩音,不需要强大的共鸣(少数劲歌除外),轻唱为主,多用真声,下部共鸣较多,多用口腔共鸣,尽力保持自然状态,就像朗诵、说话一样。
四、声音走向的比较
美声唱法,声音成管状,竖向运行,即声音从喉室发响后经过喉腔、口咽腔,往上通过鼻咽腔到上部共鸣腔体(鼻腔、额腔蝶腔)后再送出来。主张声音从后面上去到头顶,再从前面出来,有如抛物线,象投掷铅球一样,声音可穿透得更远,取得良好的高位置,反对声音直接从口腔唱出。民族唱法要求明亮的音色,因此声音的走向普遍靠前。追求声音亲切、自然、直接,也讲究高位置,忌“窝”着唱或“包”着唱。而通俗唱法,发音管短小,声音靠前,亲切自然。
五、音域的不同
美声唱法由于上下声区贯通,音域展衍最快,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甚至三个八度。民族唱法,作品音域一般不宽,但也有些山歌上下流动很大。通俗唱法,作品音域大多在十至十二度之间。部分民歌改编曲音域稍宽,某些劲歌或戏剧性作品音域宽广,嗓音条件一般或未经训练的较难胜任
六、咬字部位的异同
美声唱法要求声音圆润柔和,音色偏“暗”咬字部位稍靠后,母音讲究“圆”嘴巴呈圆形。民族唱法,母音发音较靠前,声音反射至硬腭部分,嘴巴呈扁平状,嘴角向两边分开,让字吐得更清楚。通俗唱法吐字方法与嘴型和民族唱法相似,有时更靠前些,齿音、唇音较重,强调吐字,因而语言清晰,感情亲切。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强调共鸣与音质,演唱偏于唱“声”,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歌者不易患声带疾病,但由于其来自异域,与本民族的审美观有些差异,因此还不能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是一种高雅和寡的声乐演唱形式,随着我国严肃音乐的推广,现在也逐渐被大家接受和欣赏了。民族唱法讲究吐字清晰,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注重声音的民族特性,嗓音中具有一种符合民族审美习惯的质朴感和亲切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演唱方法。通俗唱法注重直与平,发声自然,崇尚口语化,对声音考究偏于“情”与前两种唱法的相似之处在于要求歌者有良好的乐感和表达能力,关于这种唱法有褒贬不一的争论,但作为一种演唱风格,其平易近人的表演方式和强烈的感染力使其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演唱方法,是一种客观存在,拥有一大批的著名歌手和热爱它的听众。
希望这些讲解能够帮助到大家,想学更多的唱歌技巧可以来领资料学习进步,听零基础声乐公开课!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声乐唱法目前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和原生态唱法四种。我最初学习的是美声唱法,大学期间,又修习了民族唱法。
每一种声乐唱法,都是一种艺术,而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是一种美的呈现!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不同的声乐唱法都有哪些不同的含义。
唱法起源
美声唱法: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是一种口传心授来学习的声乐形式,在20年代末引入中国。它不仅影响着我们中国的声乐艺术,同样也影响着社会其他国家的声乐艺术。我们经常说到的世界三大男高音,就是美声唱法的卓越代表,他们分别是: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你听没听过这三大男高音同台演唱的《我的太阳》?我们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歌唱家是美声唱法,比如廖昌永、戴玉强、杨洪基、佟铁鑫等等。
民族唱法:通俗的讲,是指我们中国的唱法,在演唱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现在的民族唱法,不管是演唱技巧、还是呈现效果,也越来越世界范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有代表性的民族歌手有:阎维文,王宏伟,郁钧剑,刘和刚、雷佳等等。
流行唱法:也叫通俗唱法,是很多人爱唱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流行歌曲,因为它唱法轻柔自然,更强调激情和感染力,再加上舞美、灯光的配合,会更提升它的感染力。熟悉的歌手有:周杰伦、王菲、刘欢、迈克尔杰克逊、艾薇儿 拉维妮等等!
原生态唱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原生态唱法起源自于我国民间极少数人的口中,分布广泛,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未来甚至对世界声乐的发展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熟悉的原生态唱法歌手有:王向荣、王二妮等!
其实每一种声乐唱法都是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虽各具特色,也各有不同的欣赏群体。它们都是艺术殿堂里的瑰宝!
“我是安静的朗读者,一个懂点音乐的主持人,与你分享音乐和朗诵方面的小知识,欢迎关注交流!”
唱歌的唱法有通俗唱法,美声,丹田唱法,声乐,流行唱法。
1、通俗唱法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流传。其特点是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
2、美声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
3、丹田唱法是先练放松全身,然后呼吸的时候尝试吸气的时候肺部扩充,呼气的时候小腹收缩,如此循环熟练,每次唱歌的时候发音不要从嗓子里面把气压出来,而是用小腹的力量把腹部的气体挤压出来,这样长期以往的训练下去,就能够做到正确的换气。
4、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5、流行唱法的风格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演唱风格追求自然、随意,强调用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歌唱,从而体现声音的个性化与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强的即兴性和煽动性,主要利用话筒等音响设备扩大制造声音效果,并且经常借助舞蹈、和声、电子乐队伴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渲染舞台气氛。
美声唱法:这种唱法是从宗教音乐的背景中诞生的,最早源自“阉人歌手”。“阉人歌手”所创造的一整套歌唱方法被保留下来,经整理改良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意大利古典唱法的一种特殊发声方法和声音形式,即美声唱法。美声唱法形成后,陆续向欧洲其它国家扩展。
意大利文中称美声唱法为Bel canto。我国在开始引进这种唱法时,把Bel canto翻译为 “美声唱法”,并把学习这种唱法的人统称为“美声学派”。其实Bel canto这个词意大利语的真正含义是“完美的歌唱”。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美声唱法”与“完美的歌唱 ”之间,在含义上是不尽一致的。“完美的歌唱”不仅仅包括声音,它还应该包括歌唱的内容及歌唱者的风度、仪表、气质等等。而“美声唱法”很容易的被顾名思义地理解为具有“美好声音”的唱法。把“完美的歌唱”理解为“美好的声音”,这种不全面、不准确的理解,使我国的声乐在发展中走了很多的弯路。在很大程度上把美声唱法理解为只重视声音,声音高于一切,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学习。
民族唱法(中国唱法):起源于我国,它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就不算一些少数民族的声乐文化传统。就占人口最多的汉族来说,都有着非常惊人的十分丰富的声乐文化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长期的歌唱实践,由语言特点、歌唱习惯、生活格调、乐曲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所累积起来的。它和西方的歌唱艺术相比较,我个的观点是,民族唱法完全不输于西方的歌唱艺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西方歌唱艺术要丰富灿烂得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歌唱艺术,非常的丰富多彩。在中国传统的歌唱活动中,歌唱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民族的唱法 (指唱民歌、山歌小调)和戏曲的唱法 (指戏曲、曲艺)。不论是哪种唱法,都有着极大的个性化和地域差异化。如在戏曲中,不仅生旦、老旦、净、丑发声有所差异,就是同一行当每人也不尽相同。
京剧的四大名旦 [梅、程、尚、荀]就各有各的用声方法。至于唱民歌、哼小调唱法更是各色各样了。随着“美声”歌唱形式和歌唱方法传入我国,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如今传统的与外来的结合已较协调,彼此相互渗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民族声乐体系。这种体系是根据我国汉语语音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遵循咬字的准确清新,发声舒畅圆润、歌唱流利动听、表情纯朴细致真挚、风格浓郁亲切等等传统的声乐美学原则,在几代人的歌唱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流行唱法(通俗唱法):“流行音乐”源自英语“Popular Music”,简称“POP”。泛指非古典音乐。 非古典音乐包括摇滚乐、爵士乐、民谣、说唱音乐、灵歌、布鲁斯以及歌舞剧,乃至各种流行音乐。这些非古典音乐即流行音乐的歌唱方法统称流行唱法。
她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通过麦克风的扩音作用,不需要歌唱者用多大的音量,就可以将声音扩大、传远。所以通常来讲,流行唱法在音量上不及美声宏亮。正由于其音量相对较小,不需要刻意的将声音扩大,所以嗓音贴近平常的语言的音量,而与听众的心理距离也较近,符合一般人的审美习惯,容易被人所接受。由于音量的减小,一般的流行唱法难度相应地降低,没学过声乐的人或许也能唱,体现出大众化的特点。当然,流行唱法同样也讲究发声技巧和艺术性,专业歌手和业余歌手在音质上往往具有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对发声技巧较高的摇滚唱法和其它接近美声唱法的流行唱法,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要唱好还是很有难度。
想学更多唱歌技巧和方法记得关注我哦!私信我【唱歌】各种唱歌技巧教给你们,我也会给你们做歌曲点评,让你唱歌越来越好听!
传统意义,按照当年央视青歌赛的分法,一共有四种方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最初叫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个人感觉不太科学,尤其是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之争。到底民族唱法是不是民族的唱法?原生态唱法是不是民族的唱法。
美声唱法是舶来品,以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尤其是近代唱法的发展,为主要标准,主要讲求全通道,全腔体共鸣,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当年没有扩音设备,在剧院里不这样唱,后面就听不见了。当然这种唱法也有所谓的审美,那就是圆润、浑厚、明亮、通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们对我国本民族本地域文化的自信,这种显然不符合我们当代人的审美,个人认为这种唱法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关于民族唱法,中国有56个民族,发声方法和审美也各不相同,很难统一一种唱法。要统一,也就是基于我们的标准普通话的前提下,就是现行的民族唱法,但也有很多流派,有离美声比较近的,也有一些提倡离民族和原生态比较近的,但这个风格性很强。个人的观点,中国的民族唱法,还是得百花齐放,保持多样性,这样才有活力。
关于流行唱法,大家对以前的通俗唱法的称呼一直耿耿于怀,因为有一个大众不太喜欢的字——“俗”,流行唱法这个毋庸置疑,就是一个强调个性的唱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但梳理其共性,也是有统一的标准,气息要稳,位置要相对高一些,音乐的感觉和情感要极其的高。当然也有一些比较个性的,比如说摇滚,说唱等等,会非常的有特点。
因为楼主说的是唱歌,所以这里就不再说戏曲的唱法。
音乐是人的艺术,还是多样化比较好,大多数人的喜好,就会决定有没有市场,是不是主流。
部队中经常唱的军歌有哪些?
军营里的歌曲很多,因为军营里很多场合下都会有歌声,行进中、演习途中、观看电影、大会前、吃饭前、周末休息时、新歌学习时都会有嘹亮的歌声伴随,但是不论怎样去聆听似乎军人们唱出的歌声都只有一个调,而且从胸腔发出的吼声会把抒情的歌曲唱的像是紧急集合,节奏快的歌曲会被唱的像是5公里越野路上的奔跑……,但总是那么的好听!
相信当过兵的人都会在心里默默的牢记着几首军营里陪伴着我们无数个日夜的铿锵有力的军旅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是一首我们很早就会的歌曲,在军营里这首歌得到了新的升华,更加雄壮有力。
《咱当兵的人》浑厚有力,似是民歌,但又透着流行的符号。“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直到现在虽然离开军营多年,但依然能够清晰的记得这首歌的旋律,尽管有些歌词已经不太清晰,但当年排着队整个连对吼出的这首歌是那么的壮观。
“军人道德组歌”包括《听党指挥歌》、《爱国奉献歌》、《爱军习武歌》 、《严守纪律歌》、《官兵友爱歌》、《艰苦奋斗歌》、《革命气节歌》、《文明礼貌歌》8首歌曲。这每一首歌曲中都透露这“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气概。当年学习的时候也是费劲了,每天晚上固定的一个小时学歌时间,感觉很累,但似乎这就是一个任务,每一名士兵必须牢记。
《一二三四》歌,似乎就是真实的军营里的写照,每天的口号声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此起彼伏。《小白杨》这首歌曲以军营为第二故乡,也是现实中的军旅歌曲。《说句心里话》当年在学习时的时候,尤其是那句“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时,整个连队都是一片哽咽声,即便现在想来依然。
日常我们更喜欢军营民谣,比如《我的老班长》、《军中绿花》、《战士》等,这些小曾的神曲真实的记录了军旅岁月!!!!!!!
【场合】开饭/上课: 强军战歌,练为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团结就是力量,过硬的连队过硬的兵
【场合】训练/其他: 当兵就要敢争先,送你一枚小蛋壳,打靶归来,兵心,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场合】重要场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经常放不常唱的歌曲有】当兵就是那么帅,青春不一样,当那一天来临,当兵前的那晚上,班长的红玫瑰
可能部队兵种差异,歌曲会有所差异。但强军战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必有的!
四营的教导员是个老革命,都知道他喜欢拉锅,每逢集会必拉锅。他领导的风格很朴质,但有感染人的力量,战士喜欢与他吹牛聊天,干部也喜欢,所以营里的聚会,总要拉锅。噢,拉锅就是拉歌,在他朴质的方言中,歌就是锅。只要他站起来,团里聚会时,全团的战士都要哄一句,拉锅,于是瞬间齐笑。他也不在乎,笑嘻嘻地,坚持自信地走到战士面前,只要把手在上空一挥呀,全团战士瞬间都能屏住呼唤,歌声响起,排山倒海,那气势真正唱出了军歌的力量。致于唱什么,要分部队季节任务而定,如果是训练,《说打就打》,《打靶归来》呀,《练为战》,《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热血颂》等等,如果战士发生了不团结现象,饭堂前唱支《战友之歌》,《团结就是力量》,《过硬的连队过硬的兵》,都是好的。唱一唱,一段不愉快,当做了大集体生活的小插曲,很快就能过去。还有一类歌曲,是部队经常唱的,似乎什么场合都可以,如《兵心》,《歌唱祖国》,《小白杨》,《我的老班长》,《一二三四歌》等,那真是百唱不厌。尤其部队集会,都唱自己最拿手的,拉锅时正会很大杀伤力。
军歌几千首
各军种,各兵种,甚至男兵和女兵,都能找到属于自家天地。军歌几千首,数不清,爱拉锅的部队,每个士兵熟悉的,几百首总有。新训是一个培养点,每天歌一首,练歌的时间比较多,当做丰富业余生活的手段,还练了歌。部队装备了卡拉OK厅的时候,更是喜闻乐见,都在争着抢着唱几首。抒情的《军中绿花》,《当秀发掠过你的钢枪》,《送你一枚小蛋壳》,《战士第二故乡》等,激情的《当兵就要敢争先》,《当那一天来临》,《青春不一样》等。当然各军种和各兵种的歌,别样精神,陆军的《骏马奔驰保边疆》,《奋进陆军》,海军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军港之夜》,《为梦想领跑》等,空军《我爱祖国的蓝天》,《蓝色的歌》,《今夜我要去飞行》,火箭兵唱的《让导弹飞》等等,等,太多了,数不胜数。那一年,解放军仪仗队走过红场,唱起《喀秋莎》,引来莫斯科无数美女啧声一片。
共唱一支歌
当兵时唱《当兵的那一天》,送战友,踏上新的征程,当然一首《梦驼铃》,还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见吧战友》;想家就唱《想家的时候》;在外野训,什么时候都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来没有忘记;怀念战友,《他在那里站岗》;军中小情调,《哨所的喇叭花》;战士想家了,《说句心里话》,《想家的时候》;与地方聚会,《军民融合情》等等。走近军营,倒处都有歌声,这里是欢乐的海洋,这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唱歌在部队非常普遍也是一种习惯,主要代表了部队团结友爱,集体观念,和美气风。部队的歌也是与时俱进跟着时代的脚步走的。当然一些经典的代表军队特色的歌在部队是一直传唱的,如巜解放军进行曲》,《我是一个兵》巜走向打靶场》巜国歌》等都是经常唱的歌,也是每个战士都会唱的歌。
你听过最好听的军歌有哪些?对我而言,只要是军歌我都爱听,还觉得特别好听。这可能与我那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有关吧,听到军歌就会想起军营生活,想起摸爬滚打的战友,想起像父母般慈祥的首长……
军歌是军队为了鼓励军人,提高士气的歌曲。内容主要围绕着军旅题材来写的,是赞颂军人、军队的歌曲。它与流行歌曲不同的是,军歌字正腔圆,雄浑有力,大气豪迈,真正男子汉的歌。
听到《打靶归来》,就会想起自己在打靶时的情景:卧倒、装子弹、瞄准、射击;听到《军中小柏杨》,就会想起军营操场四周的柏杨树:挺拔、高大,枝繁叶茂;听到《咱当兵的人》,就会想起部队军训:出操、训练、执勤……
听到《儿行千里》,就会想起母亲送我离开家时的情景:竹林、小路,还有母亲的泪眼;听到《军中绿花》,就会想起我们部队的女兵:卫生员、放映员、打字员、报务员;听到《军歌声声》,就会想起单位晚会拉歌:机关、连队、特务连、通信连,此起彼伏……
这些军歌,你不觉得是最好听的吗?
∥喜欢的话,请关注@读走西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唱歌唱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唱歌唱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